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小羽周言的其他类型小说《未寄出的银杏树枯叶信笺林小羽周言 番外》,由网络作家“键盘炒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颗小心心。
《未寄出的银杏树枯叶信笺林小羽周言 番外》精彩片段
颗小心心。
,却稳稳地将枯叶嵌入相框。
玻璃反光中,林小羽瞧见自己鬓角的白发,恍惚间与窗外纷飞的银杏叶融成一片霜雪。
他们的故事成了公园里老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年轻情侣总爱凑过来,听林小羽讲那枚带着血珠的书签,看周言比划着当年摔在银杏叶堆里的狼狈模样。
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那些被岁月揉碎的裂痕,是如何在时光里慢慢结痂。
某个梅雨季,林小羽在整理旧物时,翻出个铁盒。
十二片干枯的银杏叶泛着诡异的青黑色,背面的字迹早已晕染成模糊的色块。
“2004.3.152010.11.7”…… 日期像串断了线的念珠,散落在记忆深处。
周言看见后,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沟壑蜿蜒而下,在铁盒边缘凝成小小的水洼。
“那时候总觉得,” 他摩挲着叶面上的裂痕,“爱情像银杏树,砍掉枝桠还能重生。
后来才明白,有些伤口永远带着疤痕,倒比完好无损更真实。”
窗外的雨打在玻璃上,将他的影子拉得支离破碎,与铁盒里的枯叶重叠成一片斑驳。
孙辈们总爱缠着他们讲故事。
林小羽便指着墙上的银杏叶标本,讲那个 “愿与你共赏每一季银杏” 的誓言;周言则掏出褪色的建筑图纸,说当年如何把银杏叶的纹路画进大厦的窗框。
孩子们咯咯笑着,用稚嫩的蜡笔在纸上涂鸦,歪歪扭扭的线条里,藏着新一代对爱情的憧憬。
深秋的某个清晨,林小羽发现周言在书房对着电脑发呆。
屏幕上是他们年轻时的照片 —— 银杏树下,他的白衬衫沾着颜料,她的发间别着银杏叶。
“我们年轻时,” 他头也不回地说,“总把爱情想得太完美,像你画里没有瑕疵的银杏叶。”
他的声音突然哽咽,“现在才懂,那些争吵、离别,都是岁月给爱情上的釉彩。”
冬至那日,周言发着高烧,却固执地要去看银杏树。
林小羽推着轮椅,在结冰的路面上小心翼翼地前行。
寒风卷起他单薄的围巾,露出后颈那道淡褐色的疤痕 —— 是当年挂许愿牌时被树枝划伤的印记,如今却像条褪色的缎带,系着他们半生的情缘。
“还记得书签上那处刻坏的笔画吗?”
周言仰头
白的毛线团在指间打着转。
书桌上堆着未拆封的航空信封,邮戳日期从去年深秋绵延到现在,最上面那封边角卷起,沾着可疑的水渍,倒像是被泪水泡过又晒干的模样。
“小羽,甲方催稿了。”
编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惊得她打翻了调色盘。
钴蓝色颜料在画纸上洇开,像片被污染的银杏叶海。
她慌忙用纸巾去擦,却把颜料蹭得更开,恍惚间竟觉得这团混乱的蓝,倒比精心绘制的插画更贴近她此刻的心境。
深夜的画室只剩台灯昏黄的光晕,林小羽盯着电脑屏幕上未完成的插画,手机突然震动。
周言发来消息:“今晚通宵,别等。”
配图是办公室凌晨三点的落地窗,玻璃映出他疲惫的侧脸,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图纸,像座永远翻不过的山。
她握着手机的手渐渐发冷,想起他曾说要用银杏叶写信,可最后寄来的,不过是几张印着建筑草图的便签纸,边角用铅笔潦草地写着 “勿念”。
梅雨季来临时,电话线成了悬在两人之间的蛛丝。
林小羽的插画展筹备进入白热化,她数着日子盼周言回来,却在电话里听见他说:“实在走不开,这次投标对我很重要。”
听筒里传来文件翻动的沙沙声,混着他压抑的咳嗽,像砂纸磨过她的心脏。
“那我们的纪念日呢?”
她听见自己带着哭腔的声音,而回应她的,只有漫长的沉默,和远处打印机的嗡鸣。
暴雨倾盆的夜晚,林小羽蜷缩在画室角落,翻出周言送的银杏叶书签。
刻痕里不知何时卡进了细小的灰尘,“愿与你共赏每一季银杏” 的字迹被岁月磨得模糊,倒像是被泪水泡软的誓言。
窗外的银杏树在风雨中剧烈摇晃,金黄的叶子被成片撕扯下来,飘落在积水里,像极了他们正在破碎的爱情。
争吵来得毫无预兆。
林小羽在电话里说起画展的困境,希望得到他的安慰,却换来一句:“你能不能别总这么任性?
我每天累得要死,哪有精力管这些。”
这句话像把锋利的剪刀,“咔嚓” 一声剪断了那根脆弱的蛛丝。
她握着听筒的手不住颤抖,“周言,你变了。”
而他的声音带着不耐烦的疲惫,“是你不懂现实,我这么拼命还不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挂断电
1 碎金满地九月的风裹着半熟的桂花香,却被校园里那棵百年银杏搅得凌乱。
林小羽支起画架时,几片叶子正巧跌在调色盘里,晕开的镉黄像打翻的夕阳,又像是谁提前撒下的碎金,预兆着这场不期而遇。
她垂眸去捡,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纸张翻飞的簌簌声,混着短促的惊呼。
转身时只看见漫天飞舞的蓝图,和那个跌坐在落叶堆里的年轻男人。
周言的白衬衫沾着银杏叶的碎屑,袖口磨得起球,像被猫抓过的绒线团,又像是被岁月反复揉搓过的旧梦。
他慌忙去够飘远的图纸,钢笔从口袋滚出来,在青石板上磕出清脆的响,那声音像是打破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小羽心里泛起层层涟漪。
“对不住。”
他抬起脸,额发被冷汗黏在额角,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藏着两簇未熄灭的火苗,“劳驾……” 话没说完,目光就被林小羽膝头摊开的画稿攫住。
那纸上的银杏树正在秋风里舒展枝桠,用群青打底,再细细描出脉络,倒比真实的树更多了几分凌厉的姿态,仿佛要冲破画纸,扎根在现实的土壤里。
林小羽伸手递过图纸,指尖相触的瞬间,像是有枚细小的银针刺进皮肤,又麻又痒。
周言的掌心粗糙,指节处结着薄茧,倒与他说话时文绉绉的腔调不相称,那茧子仿佛是他与生活抗争的勋章。
“画得真好。”
他盯着画稿喃喃,喉结上下滚动,“这树皮的纹路,比解剖图还细致。”
他的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惊叹,像是发现了稀世珍宝。
这话让林小羽忍不住笑了,嘴角扬起的弧度像月牙,又像银杏叶优美的曲线。
她发现他怀里还抱着本《中国建筑史》,书角卷边,扉页夹着泛黄的银杏书签,那书签像是时光的使者,见证着他对建筑与银杏的痴迷。
风又起时,满树叶子沙沙作响,像是无数金箔在阳光下晃动,把两人的影子都染成了细碎的暖色调,也将他们的命运悄然交织在一起。
后来她才知道,那天周言是赶着去交建筑模型设计图。
可当他蹲在地上整理图纸时,特意把那张画着银杏树的草图压在最上面,像是藏着某种秘密的私心,又像是在心底埋下一颗爱的种子。
而林小羽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发现他
望着光秃秃的枝桠,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细小的冰晶,“那时候觉得是缺憾,现在倒觉得,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爱情?
就像这棵树,年年落叶,却年年都能抽出新芽。”
他的手无力地垂落,恰好落在轮椅扶手上的银杏叶纹路上,仿佛与时光签下了永恒的契约。
次年春天,周言的病情愈发严重。
临终前,他颤巍巍地摸出贴身收藏的银杏叶书签,塞到林小羽手中:“这次…… 该换你推着我看银杏了。”
他的指尖冰凉,却仍固执地在她掌心画着圈,像极了当年刻字时颤抖的手腕。
葬礼过后,林小羽将那枚书签与周言的建筑图纸一同葬在银杏树下。
每当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她总觉得是他在耳边低语。
她开始用画笔记录他们的故事,画中的银杏叶不再完美,边缘带着焦黑的缺口,叶脉间爬满褐色的纹路,却比年轻时画的任何作品都更接近生命的本质。
某个黄昏,林小羽坐在摇椅上打盹,恍惚间看见周言穿过纷飞的银杏叶向她走来。
他的白衬衫一尘不染,鬓角不见白发,手中握着新刻的银杏叶书签。
“该去看银杏了。”
他笑着伸手,而她毫不犹豫地将布满皱纹的手放入他掌心。
窗外的银杏树沙沙作响,落下的叶子盖在他们相握的手上,仿佛为这段跨越半生的爱情,盖上了最后一封枯叶信笺。
那些未说完的情话、未愈合的伤痕,都在时光里酿成了最醇厚的酒,在每一个风起的日子,散发着温暖而绵长的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