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也美好。
但对姜棠来说可不是这样的。
一个同龄玩伴意味着要一起上学,一起上辅导班。
从幼儿园数指头开始大人们就会不自觉地谈论哪个孩子更聪明,盘算揣测着谁将来会更有出息。
长大些,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就会比谁考得更好。
差一点的那个人则喜提家长好几星期的叨叨,被迫听着父母夸赞别人家的孩子。
最后叮嘱一句你要向人家多学习。
梁聿槐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他体弱,脑子好,漂亮又乖巧。
在最让父母头疼的调皮捣蛋的年纪像个瓷娃娃安安静静坐在那里,完完全全夺走了所有大人的怜爱之情。
姜棠作为总是被拉来比较的陪衬,可谓是讨厌死了梁聿槐。
其实最开始她还经常带着梁聿槐一起去河塘里摸鱼,去学校操场边的沙坑里堆城堡。
后来她就不愿意了。
放学后去小卖部买零食也不肯带他,看见他朝自己这边走来就冷着脸扭头,一句话都不肯跟他多说。
后来这事儿以梁聿槐告状,说姜棠偷买垃圾食品,最后姜棠被取消了一个月的零花钱告终。
梁子是彻底结下了。
小学毕业的同学录上,她在最讨厌的人一栏一笔一划。
重重写下了梁聿槐的名字。
6要说小学只是初露头角,初中的梁聿槐才开始真正地展露出他的光环。
班级多了起来,年级人数也多了起来。
可只要有梁聿槐在,第一的宝座永远不会落到别人头上。
姜棠承认,她是真的有些嫉妒了。
枯燥难背的内容,老师第二天就要检查。
尤其是当她磕磕巴巴背不下去,尴尬地站在那里时,老师喊了梁聿槐起来。
他泰然自若,流利的答案脱口而出。
姜棠手指捻着书角,想起自己昨晚撑着眼皮背到半夜,心中满是强烈的不甘。
矛盾的激化是在一次英语课上。
老师顺着窗户一排排检查过来,看谁没有做完昨天的作业。
姜棠翻开指定的页码,一下子愣住了。
是空白的。
可她很肯定小本子上记的作业是写完了的,不可能漏掉哪一项。
难道是作业没记全?
姜棠眼皮直跳,眼见老师就快要检查到这边。
她一咬牙,转头拜托梁聿槐,低声求他:“我漏记作业了,把你的借我抄抄好不好?
我帮你带一星期的早饭。”
上次期中考后重新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