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长贵长贵的其他类型小说《染血的丝线 全集》,由网络作家“一点都不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婆摇着蒲扇路过时,瞧见老人喉结滚动着咽下最后一口冰渣。融化的蜜水顺着下巴滴在靛青衣襟上,洇出个铜钱大的暗斑。那渍子转眼就发了霉,生出圈绒毛似的红丝。
《染血的丝线 全集》精彩片段
婆摇着蒲扇路过时,瞧见老人喉结滚动着咽下最后一口冰渣。
融化的蜜水顺着下巴滴在靛青衣襟上,洇出个铜钱大的暗斑。
那渍子转眼就发了霉,生出圈绒毛似的红丝。
1 嫁衣血线裁缝铺的木门轴发出悠长的吱呀声,李长贵撩开靛青布帘时,檐角垂下的冰棱正巧断了一截。
碎冰碴子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珠沾湿了他靛蓝布鞋的鞋尖。
缝纫机台面上积着层薄灰,李长贵用袖口抹了三次才现出底下暗红的漆面。
这台蝴蝶牌缝纫机陪了他三十年,铸铁的脚踏板磨出了手掌形的油光。
他从樟木箱底抽出一匹月白缎子,布料滑过指腹时带起丝绒般的凉意。
。
那线在月光下泛起涟漪,竟拼出李长贵扭曲的遗言:
园老板在月光下拆围兜的系带,每拆开一截,指头就短上一分。
青布条里裹着的不是棉纱,而是泡得发胀的稻秸秆,里头窸窸窣窣爬出红头蜈蚣。
惊蛰前三天,石板街来了个货郎。
拨浪鼓的闷响惊醒了午睡的狸花猫,李长贵撩开布帘时,货担上的铜铃铛突然齐刷刷哑了。
货郎要了碗井水喝,临走时买了三尺靛青布做汗巾。
王阿婆蹲在门槛上补袜子,瞧见李长贵裁布时用了双股线。
汗巾边角缝得格外密,针脚排成蚯蚓似的曲线。
货郎系上汗巾那刻,担子里的绒花突然全蔫了,绢布花瓣渗出铁锈色的泪痕。
第七日清晨,有人在北山坡看见货担歪在酸枣树下。
拨浪鼓的牛皮裂了口,露出里头絮状的棉胎。
货郎的蓝布鞋整整齐齐摆在树根旁,鞋窠里积着层暗红的泥。
谷雨那日,李长贵接了个大活计。
棺材铺掌柜要制七件麻布孝衣,说是预备着中元节用。
王阿婆送腌菜路过时,看见老人正往线轴上缠暗红丝线,线轱辘转起来像是淌血的纺锤。
涡。
王阿婆去借醋时,看见整块砧板在灶台上打转,剁骨刀插在正中抖如响尾蛇。
跑堂的围腰浸在洗碗盆里,红丝线遇水暴涨,缠住青花碗摞成个空心塔。
五更鸡叫头遍,有人瞧见跑堂在古井边转圈。
围腰拖在地上扫出个血红的圆,布角勾着井沿青砖,生生磨出个半月形的豁口。
晨起打水的发现井绳缠着块带血的指甲盖,螺纹里嵌着截红丝线。
寒露那日,棺材铺新到的柏木料渗了水。
李长贵抚着木纹说这是阴沉木,最合衬寿材。
王阿婆瞧见他往木缝里塞红丝线,线头遇着木汁就滋滋冒烟,散出股燎猪毛的焦臭。
后半夜起了西北风。
王阿婆被瓦片叩窗的动静惊醒,望见棺材铺后院立着七口新棺。
月光下柏木棺盖缓缓滑开,每口棺材里都蜷着件寿衣,红丝线从领口钻出,在风中织成张猩红的网。
第二日晌午,棺材铺伙计发现阴沉的木纹全成了人脸。
掌柜的瘫在太师椅上,十指指甲缝里塞满木屑,每片木屑上都粘着截扭动的红丝。
王阿婆蹲在门槛刮芋头时,听见井台传来凿木声,李长贵正在青砖上刻新的镇魂纹。
霜降前夜,全镇的狗突然噤了声。
王阿婆摸黑到后院收腌菜坛子,望见古井腾起三尺白气。
李长贵立在井沿上,月白寿衣被井风吹得猎猎作响,十万根红丝线从袖口钻出,蛛网般罩住整条石板街。
卯时初刻,雾散了。
王阿婆的顶针滚到井台边,她弯腰去捡时瞥见井底沉着个女人。
圆髻上的银簪子泛着绿锈,月白衫子领口爬满红丝线,二十年前投井的李家娘子正朝她咧开嘴笑,嘴角缝线崩裂处钻出条鲜活的蜈蚣。
---5 轮回缝补冬至子夜,井台结了层琉璃冰。
王阿婆踩着冰碴去收晾衣绳,望见李长贵蹲在井沿刻碑。
錾子敲击青石的脆响惊醒了沉睡的麻雀,碎冰碴簌簌落进井口,在漆黑的水面砸出七个铜钱大的漩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