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坐在电脑前,翻看着病历。
“请问,张医生在吗?
12床的病人血压有点波动,想请医生过去看一下。”
王秀芳客气地问。
那个规培医生愣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支支吾吾地说:“张……张老师他……他有点事出去了,让我先看着。
病人情况怎么样?
我……我去看看。”
王秀芳看着他明显缺乏底气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
她没有再多问,只是更加频繁地去巡视12床的病人,仔细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那天晚上,幸好病人情况逐渐稳定下来,没有发生意外。
但这件事,像一根刺,扎在了王秀芳心里。
她想起了七年前那个冬夜,父亲垂危之时,那个姗姗来迟的醉酒医生。
她无法容忍这种对患者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
从那以后,即使不是自己负责的病人,只要是夜班,王秀芳都会坚持在交班前,把所有病房仔细巡视一遍。
她会特别留意那些重症患者、术后患者以及病情有变化的患者,检查他们的输液速度,观察引流管的情况,确认监护仪的参数。
她的这种“多此一举”的行为,在一些同事看来,有些“拎不清”,甚至有点“爱表现”。
有人私下劝她:“秀芳,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别人的事少掺和,免得惹麻烦。”
王秀芳只是笑了笑,没有辩解。
她忘不了父亲临终前那未说完的话,忘不了自己当初立下的誓言。
在她看来,守护患者的安全,是医护人员最基本的职责,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命运似乎总是在考验那些坚守底线的人。
一天凌晨三点,轮到王秀芳值夜班。
她像往常一样,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寂静的病房走廊里。
当她巡视到8床时,发现患者的呼吸似乎有些急促,血氧饱和度监护仪上的数字,也从之前的98%悄然滑落到了92%,并且还在缓慢下降。
这位患者是一位肺癌术后第三天的老人,白天情况还很平稳。
王秀芳立刻警觉起来。
她轻轻叫醒患者,询问他的感觉。
老人迷迷糊糊地说,觉得胸口有点闷,喘不上气。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征,一个可怕的诊断瞬间闪过王秀芳的脑海——术后肺栓塞!
这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死亡率极高!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