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边角料:北宋小人物志小说结局

第7章

发表时间: 2025-04-27
制的痕迹。

孙知微在描绘圣像之前,总会先进行一番严格的斋戒和沐浴,以此净化自己的身心。

斋戒之后,他会静坐在清幽的环境中,让心灵达到空灵之境,然后才缓缓拿起画笔,将那份虔诚与敬意,一笔一划地勾勒在画纸上。

孙知微创作的《涅槃图》,构思别具一格。

在他笔下的释迦牟尼,圆寂之后依然显得威严而神圣。

画中的诸位大弟子和法眷,虽沉浸在悲哀与苦恼之中,但他们的表情并不夸张。

尤其是大弟子伽叶,面容平静,没有哀泣之态,仿佛在传达一种超脱的欢喜,这与佛教教义十分契合。

而在《雪钟馗》里,孙知微描绘的钟馗,头戴破旧的帽子,身着简陋的粗布短衣,他手缚一鬼,扛在担端,行走于雪林之中。

他的笔触将钟馗的形象刻画得生动有力,让人深切感受到画中人物的气魄。

《五星图》这幅作品,更是孙知微艺术造诣的极致呈现。

画中的仙人佛祖,每一笔都透露出神仙的飘逸与超凡,令人生出敬仰之情。

孙知微在蜀中寺院留下的壁画遗产,标志着佛教美术本土化进程中的关键转折。

这种宗教题材向世俗化的转变,反映出北宋佛教艺术与市民审美深度融合的趋势。

在孙知微的画笔下,不仅人物栩栩如生,山水也仿佛被赋予了灵魂。

尤其是他画的水,别具一格,堪称一绝。

在他的描绘下,河滩的崩塌和惊涛骇浪的场景气势磅礴、波涛汹涌,仿佛下一刻就要冲破画面,飞腾至天际。

在孙知微之前,画水多采用平圆细皱的技法,即便最为出色的作品,也不过是让波头微微起伏。

而孙知微画的水,不再是简单的流动,而是充满力量与动感,仿佛能让人听到潺潺水声,感受到浪花的冲击。

孙知微画水的故事,因苏东坡那篇《书蒲永升画后》的记述得以流传至今。

在苏东坡的笔下,孙知微受邀为大慈寺寿宁院创作湖滩水石壁画时,并未急于动笔,而是沉思默想、构思筹划了长达一年之久。

终于有一天,孙知微匆匆跑进寺内,急切地索要笔墨,挥笔时衣袖随风摆动,仅仅一会儿工夫,那幅画作便完成了。

画面上的水波涛汹涌、奔腾倾泻,仿佛连房屋都要被这股力量冲垮,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