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目标:协助其在72小时内,对其母亲林瑶说出“妈妈,生日快乐”。
失败惩罚:任务失败即视为一次圆梦机会浪费。
当前累计失败次数:0/1我看着那份任务资料,手指僵了一瞬。
八岁男孩,自闭重度患者,不说话,不看人,不回应任何触碰和情绪刺激。
他的母亲林瑶,是一名普通超市收银员,独自抚养这个孩子七年,几乎花光所有积蓄给他做干预治疗。
却仍然——一句“妈妈”,都没听过。
但系统说,他的“梦”,是想在母亲生日那天,说一句完整的话:“妈妈,生日快乐。”
我喉咙发紧。
这可能,是最难的一个梦。
……第一天·初次接触我来到林家时,林瑶正在阳台晒衣服。
她三十出头,头发有些乱,身形偏瘦,但眼神却出奇温柔。
“你说……你能让归一开口?”
她的声音轻得像怕吓到我。
我没直接回答,只问:“他现在在哪?”
“在房间里,不喜欢光。”
她低头,“不过你别指望太多……他连我生日是哪天都不知道。”
我走进房间。
一个瘦小的孩子,蜷缩在角落,眼神盯着地板,手里不停转着一个橙色方块。
他不看我,也不动。
我在他两米外,放下了一个电子琴,轻轻弹了一段莫扎特《小夜曲》的开头。
他没有反应。
我换成了童谣《小星星》。
他眼皮轻微跳动了一下。
有效果。
我开始慢慢弹,一边轻声哼唱,不说话,也不接近他。
五分钟后,他把转动的方块停了下来。
十分钟后,他头偏了半寸,朝我这边。
林瑶在门口,眼泪落了下来:“他……他动了……”我望着那个孩子,心里有点疼。
他不是不想表达。
他只是还不知道——世界是可以回应他的。
……第二天·情绪触碰我带来了一台新设备:节奏律动互动板。
我把“妈-妈”、“生-日”、“快-乐”分解成三个节拍,用灯光节奏引导。
林归一第一次主动靠近灯板,用手敲下了“妈-妈”的节拍。
虽然没有声音。
但那是回应。
林瑶看着他的背影,哭得抽搐:“我儿子……在跟我说话了,对不对?”
我点头。
“他在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你——他记得你。”
……第三天·临界挑战任务倒计时:8小时。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