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我竟白了头,一根根不切时宜的白发在后脑勺扎根,并渐渐向四周扩散。
正是如此,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一个名词——少白头。
照此发展下去,我认为那个少年可能会在某个并不特殊的日子里悄然凋零,无人问津徒留伤心欲绝的亲人。
快乐的心绪是一味良药,莫让自我惩罚的苦恼染白了年轻的黑发。
上天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结束少年的人生篇章,转折点姗姗来迟——一场期中考试。
考试成绩拯救了处在灰蒙蒙世界中的梧桐。
如果说初一期中考试之前少年的世界下着永无止境、湿漉漉的绵绵细雨,那考试成绩就是投入云中的特殊的催化剂,它不是人工降雨,相反是人工停雨。
雨停了,希望温柔而及时地降临。
清风吹散遮天蔽日的雾霾,灿烂辉煌的阳光洒向积蓄已久的阴冷。
那是我永远无法忘记的数字18、425,班级第18名,分数425分。
不是很优秀,但是对于处在信心的悬崖峭壁边缘的少年而言,足够了。
从那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并一点点拾起曾经一点点丢失的自信。
知道成绩的下午,梧桐没有随班级去餐厅吃饭,他激动地排着长长的队伍,手颤巍巍地将厚笨的电话卡插进绿色的电话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而亲切的声音,梧桐却卖起关子。
“妈,我们期中成绩出来了,你猜猜我考第几名。”
他暗自窃喜,还未等母亲有所回应,他便按耐不住性子暴露出来。
“第十八名,比我升学考试在班级的排名整整进步了三十多名。”
他骄傲地说道。
母亲不出意外地对梧桐大加赞赏,临终补上一句几乎是刻在所有家长程序里的固定搭配,“好好学,想吃啥就买,钱不够给妈说。”
<那晚的月亮特别地圆,所有的人事都是那么的友善。
古人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老天可能觉得还远远不够,又补偿一个光荣榜。
前面所提到的425分,对于总是丢三落四,记忆薄如纸、忘性比鱼大的我来说能够详记到现在是有原因的。
那年学校为在这次考试中优异的学生张贴了光荣榜,择选标准就是425分。
排队拍大头照时,我站在队列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