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班级,但噩梦也就此开始,一段灰色的记忆。
第一次月考便给了我致命一击,习惯于待在成绩单前列的我,在提心吊胆地扫视完第一页仍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完了。”
我当时应该是这样想。
这无异于将一个土生土长的平原人拉到悬崖峭壁上,再狠狠地一把将他推下,惨叫是必然的。
我想我当时能够挺过来大概是因为有同桌垫底,他比我还要悲惨。
本可以名列前茅的他却因为没发现数学卷子缺印半面而错失两道大题,在分数你追我赶的实验班,足使他缀在末尾。
也正是从这开始,我俩开始了暗暗较劲——都想把对方甩在后面。
而我俩好像谦逊的古人,都很有分寸的互相谦让,这次我比你高,下次必然让你超过我。
就这样我俩明争暗斗了整整一年,很遗憾,在最终的中考我还是输给了这位对手,不过我一点也不服气(中考独生子女给他加了10分,不然胜利者就是属于我的了)。
在初三最难熬的是内卷,半数多的同学会挑灯夜战,让我难以心安入睡,想要同他们一样,又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
更可怕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排名,对于有升学压力的我来说,如同于千刀万剐的酷刑。
每每想起那段日子,都感觉是暗无天日,也会不由地敬佩自己是怎样熬过去的。
对于其他地区我不甚了解,在我们那个人口密集的小县城中,中考有两万五千多人参加,而注定会有一万五千人会没有高中可读,早早地步入社会,或者进入技校。
(真是一种悲哀!
不可避免的竞争!
)记得中考前还要考体育、实验,还有班主任评价,总共150分会计入中考总分。
体育占60分,又分为1000米、立定跳远、握力和体育老师评价几项。
虽说我那时瘦的跟猴一样,但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体育拿到了满分(有很大原因是考察不严,但1000米是实打实的没有水分。
)在出发前往考场的时候,学校为我们分发了两根淀粉肠和一包面包,我随大流地买了一瓶运动饮料,如同信神拜佛的虔诚教徒,将希望寄托于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
那可真是一次超常发挥,在同一组中我排到第三位,在此前的数次模拟中我从未跑进合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