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约定,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林清棠望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感慨。
她知道,赤鳞鱼的保护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
虽然现在赤鳞鱼的种群得到了恢复,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比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在保护赤鳞鱼的同时,满足游客的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赤鳞鱼的行动中来。
但是,她相信,只要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只要每个泰安人能够继续传承守护赤鳞鱼的精神,赤鳞鱼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她也希望,这个赤鳞鱼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关注自然保护,让更多的珍稀物种得到保护,让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成为一种永恒的主题。
注:泰山赤鳞鱼,又名螭霖鱼,是泰山泉水哺育的珍贵山区淡水鱼。
泰山赤鳞鱼生活在海拔270-800米的泰山山涧溪流中,与富春江的鲥鱼、青海湖的湟鱼、渤海的油鱼和弓鱼,并称为中国五大贡鱼,为中国鱼类珍品。
自然条件下,成鱼长不足二十厘米,重不过百克,肉质细嫩,其味鲜美而不腥,为名贵肴馔,还可药用。
体侧偏,腹部圆,头小吻钝,口下位,呈新月形,上唇有极少的须两对。
体暗褐色,腹白,背部微显兰色。
体被细鳞,两侧鳞片微黄,背鳍、尾鳍灰黄色,其他诸鳍桔黄色。
生殖季节雄鱼色彩明显,鳍呈吉红色,吻部及臀部缀以白色珠星。
体色随环境而变,或深或浅,对声音变化反应灵敏、行动敏捷,一遇到外界刺激即迅速逃入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