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定制的亮面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挂着自信而迷人的微笑,侃侃而谈。
“……是的,发现林薇,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次非常重要的‘遇见’,”顾晏辰对着镜头,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和自得,“当时她的作品还略显青涩,但我立刻就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和独特的艺术语言。
我告诉她,你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平台,需要更专业的引导……”他讲述着自己如何“慧眼识珠”,如何“耐心指导”林薇调整创作方向,如何动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为她铺平道路。
在他的叙述中,林薇仿佛只是一个等待被塑造的泥人,而他,则是那个赋予泥人灵魂和价值的造物主。
苏曼琪则像个最称职的助理,安静地站在顾晏辰身后一步远的地方,时不时低头在他耳边提醒着什么,或者适时地递上一张写着关键词的提示卡,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对顾晏辰个人魅力和商业头脑的吹捧上。
每当有记者试图深入了解林薇的创作心路或作品细节时,顾晏辰总能不动声色地将话题拉回到自己的“艺术投资哲学”或者画廊的“宏伟蓝图”上。
林薇就坐在台下嘉宾席的第一排,穿着主办方要求的、与画展主色调一致的礼服,像一个精心布置的道具。
7 第六章:被背叛的才华她看着台上那个口若悬河、将她的心血和成就轻描淡写地归为自己“眼光”注脚的男人,感觉无比陌生。
这真的是那个曾经在深夜画室里,为她一个新奇的构思而兴奋不已,承诺要永远尊重她艺术灵魂的顾晏辰吗?
她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创作者,而仅仅是一个被贴上标签、用来展示顾晏辰“点石成金”能力的展品。
一种强烈的被异化感和疏离感,让她如坐针毡。
如果说精神上的剥夺让她感到屈辱,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让她真切感受到了被控制的恐慌。
预热会结束后没几天,苏曼琪拿着一份文件找到了林薇,脸上带着职业化的笑容:“林薇姐,这是法务部那边根据画廊最新规定拟定的一份补充协议,需要你签一下。”
林薇接过文件,翻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这份所谓的“补充协议”,里面的条款苛刻得近乎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