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想到眼前女子一直以来,错漏百出的破绽与有意欺瞒,谢昭远终是冷了脸,嗤笑一声讽刺道:“姜姑娘,你果真厉害。”
“所幸眼下也没有旁人,你不必再藏,不如开诚布公,告诉我你到底是谁,留下来又是何目的?”
谢昭远虽是面上带笑,可眼底尽是冷意翻涌,犹如漆黑深潭,深不见底。
姜唤绮长睫倏地一颤,垂眼避开这双冷色异眸,张了张嘴,攥紧袖中双手,有口难言。
无论是她重生一事,还是姜家女儿的身份,都做不到摊开在谢昭远的面前。
“我……并无目的,一切都是意外使然。我不记得自己如何到了小河村,是真。我名为姜唤绮,是真。我受过伤,也是真。”
“凡是能告知谢公子的,我都尽力悉数托出,皆是字字真心。无论公子信我与否,我都未曾对你有过加害之心。”
姜唤绮吐露肺腑之言,面前忽然一暗,是谢昭远突然逼近了一步,低头看她。
“你现在倒是能言善辩了,我只问你,是否从一开始就知道我的身份,还有那夜宿在安阳城客栈之时,潜入你房中的男子又是谁,与你是何关系?”
质问声连连砸下,姜唤绮惊诧抬眸,想不到三哥说是甩开了监视,但还是被发现了。
她这一神情,无疑是默认了谢昭远话里的猜测。
“抱歉……”姜唤绮摇头,后退半步拉开了距离,“我不会说的。那人是谁,与我是谁,甚至……我又是什么身份,都不能告诉公子。”
“毕竟……公子知晓与否,都不会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但我可以对天发誓,我与那人对你并无企图,且我的确是知道公子你的身份。”
说到这里,姜唤绮无奈一笑:“想来这天底下,除我之外,怕是有不少人,都知晓如何认定公子你的身份。”
这话不假,却是谢昭远最厌烦的真相。
他眼底一沉,加深了嘴角嘲讽笑意。
姜唤绮见状,自知惹怒了对方的逆鳞,很想苦笑一声,却碍于当下对峙氛围,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开口。
“谢公子,待我与你回到京都,解决了小河村一案,为他们的枉死伸冤后,我会自行离去。”
“姜姑娘说得轻巧,你可知那背后之人的身份,不是你我轻易能撼动的。”
“我知道。”姜唤绮神情认真。
谢昭远却是目光一顿。
他本意是出言冷嘲,没想到会得到肯定答复,不由得加深了目光,仔细打量起姜唤绮来。
“姜唤绮。”
谢昭远目光冷冽,警告似的,念出了她的名字:“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吗?”
“我知道。”姜唤绮迎着他的审视,“率刺客屠杀了村民后,又意图暗杀你的领头人,是当今太子的心腹之一,翁元龙,翁万声。”
“以谢公子的身份,自然可以状告御前,到那时,我自可以出面作证。”
扪心自问,姜唤绮也清楚皇帝不可能会因此重罚太子,但无论结局如何,她都要向朝堂大臣和天下人,揭露太子残暴的一面。
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她不愿姜府助纣为虐,在来日,受千夫所指,沦为兔死狗烹的境地,只希望爹爹能听她所言,放弃太子党一路。
姜唤绮此言一出,信誓旦旦。
令谢昭远对她的思索,又加重了几分,愈发好奇她的真正身份。
一个姜姓之女,与姜家三郎相识,即便再受重视,也不可能认识太子身边的人。
不过眼下,她的确引起了谢昭远的兴趣,能给老皇帝和姜连鹤添堵,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