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起来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宏大的世界观。
《西游记》的世界观模型有虚实两条线。
虚线是华夏的上古神话体系,女娲补天、~玉皇大帝。这给故事增添了一些神话色彩,更容易吸引读者读下去。实线是1400多年前,玄装西行的真—实历史故事。
这就让读者对故事多了一种史实的厚重感。
“有一说一,其实我是想知道西游记,或者说先看了西游记动画片,再知道玄奘是真实人物的。”
“86版西游记,暑假的电视动画,音乐一响起来就感觉回到了小时候的夏天。”
“看到玄奘是真实人物的时候确实增加了许多代入感,那会去天竺说是真的九九八十一难也不过分。”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看着天幕,顿时想起数年前西行的玄奘法师。只不过,这次出行居然被写成了叫做《西游记》的书?去天竺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李世民顿时一愣。
他记得之前天幕中说王玄策前去出使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困难啊。
三两下甚至把中天竺直接给灭了。
“这九九八十一难,有书中艺术加工的成分,还是真的路途艰难?”李世民若有所思道。
不知道后世之人,会把书中的他描绘成什么样。与此同时。
另一地点。
玄奘背着沉重的箱笼,穿着朴素的僧衣。正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滚烫的砂砾上。艰难地盯着热浪和风沙前行。
他舔舔干涸的嘴唇,抬起头来看着天幕。
嘴角微微流露出一丝笑意。
“没想到我取经此举,能被后世记得千年。”
“看来我一定是成功了!”
这条路,他会坚定走到底!
总结起来有三个主要原因。
《霍比特》与《冰与火》的故事构建,已经称得上巧妙。
但也无法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找到对应,这就让作品少了一些厚重的史诗感。
而华夏网文,尤其仙侠类得天独厚。
拥有追溯上古的历史,西游记、山海经、封神演义多套架构随你选择。
其架构完整性,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作者的补充,非常完善。
而且重点是,有一代一代的作者不断加持,这使得华夏网文在装逼界,堪称恐怖如斯!
神话故事和历史无缝结合,不但大大加强了小说的代入感。
还使得华夏作者,在世界观架构上吊打国外作者。
“要说设定那确实强太多了,封神的体系架构,山海经中无数妖魔鬼怪奇珍异兽,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
“主要是这些设定都是现成并且公认的,而外国神话文学就缺少这种认同性。”
“外国很多神话传说在各个地区都不同,而且传说零零碎碎不成体系,二次创作比较难。”
“毕竟从理论上来说,我们的小说早就已经发展五六百年了···”
“五百年前,西游记何尝不是一本爽文呢?”
“有一说一确实,标准的遇到难题,然后孙悟空装逼打脸解决的流程,嘶...我怎么突然感觉毁童年了。”
“其实里面还是有很多内涵的,不止这些东西,还蕴含了对现实的一些隐喻,不过当初看的时候年纪小,知道孙大圣厉害就很开心了。”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看着天幕上的这些讨论。急得抓耳挠腮。
说了这么多,倒是给我们看看啊!这西游记到底有多有趣?
当然,明朝之前的古人们就有福了。
之前没听过西游记名声的古人。
也纷纷升起好奇之心。
猜想这本能流传后世的小说到底讲了什么故事
许多有条件的古人准备前去书铺购买一本,一睹为快。大明位面。
朱元璋招来李善长问道:
“这天幕上提到的书,冰与火、霍比特、西游记等你可听说过?”李善长当然不可能听说过。
这会吴承恩的祖爷爷都不知道出生了没有。至于另外霍比特和冰与火两本书。
其中一本,作者的国家甚至都还不存在。
“回陛下,臣未曾听过,或许这些书尚未面世。”李善长答道。
朱元璋眼里顿时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不过他也没有过于介怀。
看着天幕反而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哼,四方蛮夷,如何与我泱泱华夏相比?”
真实而厚重的历史,给了华夏文学无与伦比的格局。也给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强烈的文化自信。
“五千年历史,就如同一个千帆过尽,看遍世间百态的红尘之仙。”
“西方诸国从出生到成长再到垂垂老矣,我泱泱华夏依旧屹立不倒,精神矍铄,手握日月摘星辰!”
朱元璋这一席话说得慷慨激昂。一旁的李善长都不由得动容了。
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争夺天下时意气风发的老朱。
第二,爽点更全面。
大家看网文,就是冲着放松去的。
但是西方的一些小说,还停留在主角从小悲惨,历经千重磨难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却又受限于道德、社会的约束,反复与自己的心魔做斗争,最终成了一个政治正确的光辉形象。
最典型的就是蜘蛛侠和鹰酱队长。
蜘蛛侠原本是一个普通高中生,天天被人欺负。
无意中被蜘蛛咬了之后,获得了超强的能力。
大家看的时候,想着这下总算可以为所欲为了吧。
没想到一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让蜘蛛侠变成了城市的见义勇为典范。
鹰酱队长也是一样的剧情,瘦弱的小男孩,获得改造后成为超级战士。
可他获得了什么呢?
天天想着帮助别人,却没办法和自己喜欢的女人在一起。
说实话,他们的故事确实起到了教育意义,但是看起来还不够爽。
“想起一个刻板印象:把钱看得最重的是棒子国网文,把女友看得最重的是倭国网文,把杀人全家看得最重的是龙国网文。”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启示,要斩草除根?”
“赵氏孤儿的例子,卧薪尝胆的例子还不够警醒吗?让我选我宁愿当司马懿(狗头)”
“说杀全家就杀全家是吧?不过这种有仇就报的感觉确实舒服(狗头)。”
三国位面。
正在被曹爽追杀的司马懿又麻了。
杀人全家的多了去了,又不止我一个。
这些弹幕怎么抓着我举例子?
东汉末年位面。
吕布看着天幕上那一句“天天想着帮助别人,却没办法和自己喜欢的女人在一起。”心中意动。
下意识地握紧手里的方天画载。
对啊,他都这么强了,为什么还要在意别人的想法?就该为所欲为!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大明位面。
茶馆里听说书的百姓们纷纷点头。
对嘛。
西游记这才叫真正的爽文。
出世就是天生石猴,基本无敌,
学艺归来,直接大闹天宫,打穿南天门,取下龙宫定海神针当兵器,甚至尿在佛祖手上。这才叫百无禁忌,随心所欲的爽。
哪怕是取经路上戴了紧箍咒,八方仙佛也得给悟空几分面子。如果都无敌了,还要活得那么憋屈,无敌有什么用?
....
反观华夏的网文,那简直是把人性的弱点,研究到了极致。
人类最渴望的三个愿望:财富,力量,爱情,我们的主角全都能轻松拥有。
主角出生,就是天下四大隐藏世家的第一继承人。
从小与另一世家的千金订婚,面都没见过几次,就能爱主角爱得死去活来。
然后在世间游历的过程中,主角还能认识某国公主。
甚至还能与某个神话女性人物,有感情故事。
一再地掉入山崖,捡到传说秘籍。
一再地被世外高人收徒传授神功,最终站立在人族的巅峰。
爰情事业双丰收,随后潇洒地破天而去。
这是多爽的剧情啊。
你也别管逻辑是否合理,看网文大家就图一乐。
剧情有悬念,持续有爽点就够了嘛,毕竟又不是搞文学研究的。
爽!
确实爽!
这段简短的小故事顿时让无数古人们兴奋起来。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外国人如此痴迷华夏网文了。
没有经历过无数网文洗礼的人,怎么能抵抗这样的剧情?光看天幕的描述他们都想看了。
出身显贵、爱情圆满、飞升成仙。谁不希望拥有这样逆天的人生啊?
第三,自由度更高。
众所周知,我国的主流人群是无神论者。
而西方信教人数众多,所谓西方的小说作品,在涉及教会和神话内容时,都比较克制。
主要就是怕引起读者的反感。
所以你很难在西方的作品中看到刀劈上帝,脚踩湿婆这样的剧情。
但是华夏不一样,我们的神话人物,并没有那么深地与宗教挂钩。所以你才能看到暴打玉帝,与观音握手这样的剧情。
0求鲜花·
在西方人眼里,不信真主,不信上帝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西方的作品也很少有逆天、战天、灭天这样的剧情。
但我们无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若挡我,我便灭天”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在华夏的网文中,《神墓》是诸神战天!
《将夜》是再造新的昊天!
《悟空传》是我要那天,再难遮我眼,我要那地,再难埋我心!
什么牛头马面,诸天神佛,在华夏人眼里,但凡是挡在我面前的阻碍,我们都能灭杀之
这种一往无前的气概,和蔑视一切的态度。
其实,是隐藏在人性深处的一种需求。
只是西方由于历史的原因,压制了这部分的需求。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都是被文化输出,很少有华国的作品走出国门口。
现在网文开始输出国外,这是一件好事儿。
因为就像很多人是看了樱花国动漫才对樱花国文化感兴趣的一样。
想要西方主动了解和学习我们的文化,也得先让他们感兴趣才行。
这一步走好了,未来才有希望把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么一说才醒悟过来,我们的题材好像确实挺自由的。”
“大闹天宫甚至是几百年前就有的剧情了。”
“我还真没看过刀劈上帝,突然感觉有点意思,谁来写一本··”
“国内网站翻一翻,古早的时候还挺多的,什么天使当反派,天使是最大幕后黑手之类的0.......
“现在都已经不流行了,但是国外不说似乎真不敢写这方面。”
“写了可能会被线下真实,太不自由了。”
“开书了开书了,来收藏!《人在梵蒂纲,开局刀劈上帝!》”
“好家伙,真有你的。”
历朝历代无数古人们看来眼里,心中感慨。
华夏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天斗的历史。
从上古时期,猿人躲在山洞中低于寒冷。
到后世不满暴政,揭竿而起,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华夏文明自古的反抗精神似乎已经写进了骨子里。
让后世子孙们少了些束缚,多放开了一些手脚。
大秦位面。
赢政对国外这种崇拜上帝的现象嗤之以鼻。上帝?
上帝他有多少兵马?
能打得过他麾下的大秦锐士吗?
赢政甚至对天子的称号都不太认同。只觉得自己是“始皇帝”。
天是天。
但他并不是天的儿子。
天子,只是糊弄百姓的一个名号罢了。
这世上到底有没有上天,赢政比谁都清楚。成仙只是寿元将尽时的一种奢望。
真正靠得住的,还是手里的兵马和历代老秦人的积累。大汉武帝位面。
刘彻豪迈大笑。“上帝又如何?”
“若能寻到那上帝住所,朕定要教他好好尝尝大汉铁骑的滋味!”
在他看来,上帝?
只不过又是一个强大一点的敌人罢了。
如果把信仰上帝的人全部消灭。
天底下还会有上帝的概念吗?
当初匈奴强大到逼迫高祖立下白登之约,现在不照样被大汉铁骑追得仓皇逃窜?桑弘羊出列,恭敬拜道:
“陛下圣明!吾等华夏子孙,只需敬祖敬君敬父,其余百无禁忌!”
国外人信奉的上帝,在华夏子孙眼中,是能够以凡人之力拉下马的。正如天幕中飘过的一条弹幕:
“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什么叫文化输出?
这种精神就叫文化输出!
明初位面。
施耐庵反复琢磨笔下《水浒传》的结局。若有所思。
“我命由我不由天···皇帝如何?朝廷又如何?”
“梁山好汉何必非得接受招安?”
“反了他的!”
就在历朝历代的古人们忙着把神仙拉下马的时候。天幕中视频刷新。
一个新的视频出现。
《在华夏当神仙有多难?灵则入庙,不灵入士!》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顿时被吸引目光。
当神仙有什么难的?
难道不是坐在位置上,天天享受人们的香火供奉吗?
还有人敢冒犯神仙不成?
众多古人们很是好奇。
而历朝历代许多皇帝们也被吸引了注意力。无数人相当神仙,却求而不得。
居然有人觉得当神仙很难?
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