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
每次公布获奖名单的时候,我儿子的名字,愣是一次都没“闪”上去。
我常常“宽慰”儿子。
分数和名次,都只是“浮云”!
只有真正把知识“揣”进自己兜里,不断“打磨”自己。
在关键的时候,才能“亮”出真本事,取得真正的胜利!
所以,那些所谓的“虚名”,对我来说,倒也“无所谓”。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每天下课我都没法儿按时“捞”到儿子。
这才猛地“意识到”,在某些人心里,这事儿,还远远没“翻篇儿”!
每当我“心急火燎”地等到最后一个学生都“溜达”没了。
还没瞧见儿子的“身影”。
手机里才会“姗姗来迟”地,收到班主任陈老师发来的消息。
“方明轩的作业书写不规范,我把他‘扣’下来重新写,家长一个小时之后再来接。”
“方明轩今天默写错了一个字,我让他在教室里把今天的默写内容‘补齐’了再走。”
“方明轩背诵课文不够熟练,我让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加练’,‘过关’了才能离开。”
这样的消息,总是在我“急得上火”,等不到儿子的时候,才“悠悠”地“飘”过来。
要是天气好点儿,我顶多也就是在门口多“杵”一会儿。
要是赶上下雨天,而我又没带伞。
那么最后肯定只能落得个,浑身被雨水“浇”个透心凉的下场。
这些“操作”,做得那叫一个“清清楚楚”,简直就是“明目张胆”。
真的是让人气得“牙痒痒”,想“咬”她两口!
然而呢?
却没办法当着面儿,直接“撕破脸”!
因为啊——这所有的一切,全都“打着”为了孩子考虑,为了给孩子“额外”照顾的“幌子”!
难道还能说老师是“别有用心”吗?
消息发晚了?
毕竟老师的事务“堆积如山”,难道就凭这个,就能“揣测”她是故意在“刁难”人吗?
于是乎,像这样的情况,就一次“接着”一次地“上演”。
看着儿子脸上露出那副“委屈巴巴”的神情。
我总是会假装表现得很“轻松”,还会“劝”他要多往好的方面去想,去“消化”。
<不过这一次!
儿子居然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就这么“嗖”地一下不见了踪影!
我一直“压抑”在心底的愤怒,终于彻底“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