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手术方案的研发历程,并附上了所有的实验数据和参考资料。
文章标题简单直接:《致所有质疑者:真相只有一个》帖子发出不到半小时,点击量便突破了十万。
评论区迅速炸开了锅,有人支持,有人嘲讽,也有人保持观望态度。
但无论如何,舆论的浪潮已经开始涌动。
与此同时,顾沉舟通过自己的渠道联系了几家知名医学杂志和新闻媒体,准备将此事推向公众视野。
他还特意强调,必须抓住时机,在周临川团队的新药审批正式通过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时,意外发生了。
晚上七点,我刚结束一台急诊手术,手机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号码。
“喂?”
我接起电话,语气疲惫。
“沈医生,我是林妍。”
对方的声音透着几分慌乱,却掩饰不住其中的恶意,“我想提醒你一句,别太得意忘形了。
你以为靠几篇文章就能扳倒我们?
未免太天真了吧。”
“什么意思?”
我警觉地问道。
“你很快就会知道了。”
她冷笑一声,随即挂断了电话。
我握着手机愣在原地,心里隐隐升起一股不安的感觉。
果然,不到十分钟,护士站传来一阵骚动。
小张跑过来告诉我,有一位患者在接受术后护理时突发严重并发症,目前情况危急。
“是谁负责的手术?”
我急忙问道。
“是……是林妍。”
小张支吾着回答。
我的心猛地一沉。
难道她故意制造医疗事故,试图嫁祸于我?
来不及多想,我立刻赶往ICU病房。
途中,我遇到了匆匆赶来的周临川。
他脸色铁青,显然已经得知了消息。
“怎么回事?”
他质问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责备。
“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我冷静地回应,“不过根据初步判断,可能是术中操作失误导致的感染。”
周临川没有再说话,只是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盯着我,仿佛在衡量什么。
我知道,他一定怀疑这是我设下的圈套。
进入病房后,我发现患者的情况比预想中还要糟糕。
血压持续下降,呼吸衰竭,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
按照常规方法救治几乎没有希望,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我最近研发的一项新技术——一种尚未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