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刷了所有污名,更以惊世骇俗的技艺,让苏家绣艺之名,再次响彻京城,甚至传遍了整个大周!
“素心斋”苏绾,这个名字,一夜之间,成为了传奇。
第五章:锦绣与共“百花会”的巨大成功,为苏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室不仅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太后更是对她的技艺赞不绝口,当场便下旨,封她为“御前尚工”,赐下金匾,准其重开绣坊。
一时间,门庭若市,求绣者络绎不绝,昔日门可罗雀的“素心斋”,转眼成了京城最炙手可热的地方。
苏绾没有沉湎于突如其来的荣耀。
她利用皇室的赏赐和接踵而来的订单所得,在京城最繁华的锦绣街,盘下了一处宽敞的铺面。
她没有选择恢复象征着伤痛过去的“云锦阁”旧名,而是亲自提笔,为新绣坊写下了三个清雅秀丽的大字——“绾昀阁”。
这两个字,不仅代表着她和陆昀名字的结合,更寓意着两人共同编织未来的锦绣前程。
绣坊开业那天,鞭炮齐鸣,宾客盈门。
苏绾站在焕然一新的“绾昀阁”门口,看着里面忙碌而充满活力的绣娘们(其中一些还是当年“云锦阁”被遣散的忠心旧部,听闻苏绾东山再起,纷纷前来投奔),看着悬挂在正堂那块御赐的金字牌匾,心中百感交集。
三年的屈辱和隐忍,终于在这一刻,化为了甘甜的果实。
至于赵显和苏妙,他们的下场自然是咎由自取。
“百花会”上的当众构陷,加上后续被查出的当年侵吞苏家家产、构陷苏绾的种种罪证,最终以欺君罔上、侵占掠夺等多项罪名,被判削去家产,流放三千里。
曾经不可一世的“云锦阁”,也随之彻底败落,很快便在京城的锦绣行当中销声匿迹,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风波平息之后,陆昀的身份也渐渐明朗起来。
他确实是江南书画世家陆氏的嫡系子弟。
当初离家,一是为了躲避家族内部因继承权引发的纷争,二是为了寻找失落多年的家族至宝——那幅对书画、乃至刺绣配色构图都有着极大启发的《溪山行旅图》真迹。
没想到阴差阳错流落京城,更没想到的是,那画谱的线索,竟然真的在苏绾父亲留下的遗物中找到了些许端倪(或许是苏父早年与陆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