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姐姐,天亮了。”
晨光中,星塔的缺角已修复大半,幽州方向传来鸡鸣——那是震后第一个黎明。
姜禾摸着腕间的星芒,终于明白星厨空间的真正使命:不是创造奇迹,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奇迹的一部分。
陈墨轩走上前,将染着星芒的披风披在她肩上:“各州传来消息,百姓自发在灶台前供奉你的画像,称你为‘星厨娘子’。”
姜禾笑了,看着豆包用麦穗编了个小铃铛,系在灵鹿崽的鹿角上:“比起圣女,我更喜欢这个称呼——毕竟,每个在灶台前为家人做饭的娘子,都是自己世界的星厨。”
远处,第一缕阳光落在星田麦芒上,折射出七彩光晕。
姜禾知道,这只是开始。
当星田种子在千万个灶台生根,当每个妇人都能蒸出带星芒的馒头,当每个虎娃都能在饥荒中露出笑容——那个被皇权垄断的时代,终将在这人间烟火气中崩塌。
而她,只是个穿越而来的厨娘,带着弟弟,守着灶台,把苦难揉成面团,蒸出属于自己的星芒。
毕竟,在这吃人的世道里,最锋利的刀刃,从来不是御膳房的金刀,而是母亲为孩子熬汤时,眼中闪烁的希望。
第六章:星厨小筑大夏景泰三年,春分。
镇口新砌的青石门楼前,朱红匾额上“星厨小筑”四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闪烁,落款是前户部侍郎王大人的题字:“以食为天,以心为灶”。
姜禾站在门槛处,指尖划过袖口绣着的麦穗星芒——这是用星田麦秸秆染的金绿色,每一道纹路都藏着细小的银芒,动步时会发出细碎的清响,像麦浪在私语。
“姐姐快看!
鹿鹿把花瓣叼来啦!”
三岁半的豆包踮着脚,拽着她的裙摆,小辫上的麦穗发卡随着动作叮当摇晃。
灵鹿崽虚影果然衔着几瓣桃花,轻轻放在门框上,花瓣触到星芒刺绣的瞬间,竟化作永不凋谢的金箔,点缀在“厨”字边角。
早集的梆子刚响过三遍,长街已挤满了人。
有穿着补丁衣的难民,也有坐青鸾轿的贵妇人,更有背着药箱的李长庚和抱着账册的陈墨轩。
当姜禾揭开红绸,两串麦穗编成的风铃“叮铃”作响,三十六盏麦穗灯同时亮起,暖黄色的光映着每个食客手中的星芒馒头,恍若置身金色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