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树人中学的老师们鲁迅周树人无删减全文

第5章

发表时间: 2025-04-11
之余,他燃灯熬夜写文章,小说、散文、诗歌,甚至剧本,他都入了迷似的在那无尽的方格稿纸上苦苦跋涉。

他幻想着将来成为一名柳青、赵树理式的农民作家。

因他的村庄离学校近在咫尺,就经常去学校里向老师们借书读。

因志趣相投,他结识了酷爱文学创作的孙海波老师。

孙老师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和追求的人,上高中时,孙海波是班里的文科尖子生。

高考时,野心勃勃的他,填报的志愿是北大和清华。

第一次高考,他没有考中,但他不灰心,在老师们的鼓励下,打算复读再考。

但当时,孙海波的家庭非常困难,一大家子人,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了,哪有钱再供他复读?

即使考上北大清华也交不起学费啊!

孙海波只好放弃了他的北大清华梦,考了个二年制的速成师范,就参加工作挣钱养家糊口了。

梦想成空,但孙海波不死心,教学之余,他执着地搞起了文学创作,锲而不舍地追逐着他的作家梦。

本是文学同路人,知音相交,友情至深。

汪洋经常去孙老师那儿借书看,无论书籍、新旧报纸、杂志,孙老师总是慷慨地借给他,毫不吝啬。

晚上,只要孙老师在校,他抬腿就往联中跑,茅屋宿舍,彼此秉灯交流创作心得,诉说写作甘苦,每每叙谈至半夜。

一个偶然的机遇,树人中学一位语文教师赴外地参加培训,学校耽搁着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岗位。

孙老师自然想到了文友汪洋,就向校长竭力推荐,校长经过一番考察,惊诧汪洋语文能力非凡,向上级来了个先斩后奏,就大胆任用了他。

困厄之下,汪洋有幸遇到了伯乐,不胜感激。

他珍惜教育事业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语文教学格外倾情。

他凭着人民教师的赤诚之心,钻研业务,勤奋教学,以校为家,各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因而赢得了学校领导的器重和老师们的敬佩。

就这样,民办教师汪洋成了树人中学语文教研组的顶梁柱。

汪洋从教的第二个年头,孙海波因病休假,原校长调走,新校长上任。

恰在这时,辖区内一村支书的小舅子当兵退伍,不愿参加生产队劳动,就托他姐夫让新上任的校长安排在联中教学,说数理化不通,只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