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一起救助受伤的野生动物,一起向过往的游客宣传环保知识。
随着相处的深入,他们之间的默契也在逐渐增加。
有一回,他们在巡逻途中发现了一处被遗弃的藏羚羊幼崽栖息地。
几只幼崽蜷缩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卓玛心疼地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幼崽的头,嘴里哼着轻柔的摇篮曲,就像一位母亲在安抚自己的孩子。
在她的安抚下,幼崽们逐渐安静下来。
他们把幼崽带回了临时救助站,悉心照料。
可可西里的冬季,气温常常降至零下二三十度,狂风夹杂着暴雪,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卓玛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顶着刺骨的寒风,徒步数公里去寻找新鲜的草料。
她的睫毛上挂满了冰霜,呼出的气瞬间在围巾上结成了冰碴。
即便如此,她依旧不辞辛劳,精心地为幼崽挑选最鲜嫩的草料。
回到救助站,她又忙着给幼崽们喂食、清理粪便,仔细观察它们的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幼崽有任何异常,她便会立刻联系远在数百公里外的兽医。
由于可可西里地域辽阔,交通不便,兽医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赶到。
在等待的过程中,卓玛会一直守在幼崽身边,用自己的体温为它们取暖,给予它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白淼看着卓玛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动,对她的感情也愈发深厚,也更加坚定了与她一起守护这片土地的决心。
在救助站的日子里,他们还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一位经验丰富的动物保护专家。
他看到他们对藏羚羊幼崽的悉心照料,十分欣慰,不仅给予了他们专业的指导,还分享了许多在可可西里从事动物保护工作的宝贵经验。
在他的帮助下,白淼和卓玛对藏羚羊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更多科学的救助方法。
专家告诉他们,藏羚羊对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任何细微的干扰都可能影响它们的繁殖和生存。
这让他们更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大,也为他们后续的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此后,他们在巡逻和救助工作中,更加注重对环境因素的考量,努力为藏羚羊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
一次,他们听闻了一个关于可可西里深处的神秘传说延伸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