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暴雨的潮汐数据,永远卡在你西装的经纬度与我眼角的月光刻度尺里。
——题记“林深,我们分手吧!”
“我把五十米以外的风还给你,你可否把一米以内的雨还给我?”
梧桐树的枝叶在雨帘中摇晃,第五件快递盒摔在青砖地上发出闷响。
苏雨蹲在工作室门口,潮湿的空气裹着蓝风铃的脆响,像极了五年前初遇时便利店门楣的声响。
监控屏幕在林深办公室幽幽发亮,第十七个未接来电在西装口袋震动。
他扯松领带,看着画面里苏雨将定制西装塞进纸箱,珍珠母贝袖扣在雨光里泛着冷调的青,那是去年圣诞夜她蜷在飘窗等他时亲手缝制的礼物。
取景器里的雨丝突然倒流回五年前。
林深记得那日梧桐道蒸腾着七月暑气,苏雨赤脚踩在刚铺的沥青路上,脚踝粘着融化的柏油与紫藤花粉。
她执意要用老式测光表计算曝光值,鼻尖细汗在黄铜镜头边缘凝成盐晶。
“别动。”
苏雨突然踮脚贴上他的后背,隔着棉麻衬衫传来的心跳震得他脊柱发麻。
她身上混着显影药水与紫藤花的气味,左手绕过他肩膀调整光圈时,腕骨凸起处正好压住他颈动脉——那是他第一次在人体上感知到 1/125 秒的快门节奏。
当第 17 片紫藤花瓣落在反光板上时,苏雨突然钻进黑布蒙头的取景空间。
双重曝光的刹那,她沾着花汁的唇擦过他的耳廓,在胶片上留下 PH 值 3.2 的酸性吻痕。
后来冲印出的底片边缘,显影出半枚被汗浸糊的指纹——正是她如今拆快递时被纸箱划破的右手食指。
林深口袋里的薄荷糖在高温中融化,糖纸黏住手机边缘。
当苏雨在取景器里捕捉到第 134 片落叶时,他正偷偷查看即将到来的跨国会议日程。
那些被她称作“光的轨迹”的雨丝,其实是他眼角余光里手机屏幕的蓝光反射。
暗房红灯下,苏雨将显影液浇成环形山形状。
林深蜷在折叠椅上沉睡,后颈印着暗室安全灯的菱形光斑。
她蘸着定影液在他掌心写字,氯化银颗粒渗入掌纹,在后来五年的监控画面里,那些纹路始终比周围皮肤亮 0.3 个曝光值。
成片出来的梧桐道被苏雨做成动态视觉残留装置。
当观者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