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雪姑娘有礼了。”
锦玉姑姑是一个很和蔼的妇人,虽为栖梧宫掌事女官,以玄武帝和元后对她的看重,她的身份一点都不比前朝那些官员们低微,却从未摆过架子。
看到温昭雪,慈爱道:“你和云华郡主的事情皇后娘娘也听说了,娘娘还担心姑娘呢!
过些时日,就是今年的秋收,娘娘会和往常一样去巡秋收,姑娘可愿陪伴娘娘左右?”
玄武帝出身布衣,最重农桑。
他要求朝中大臣,皇亲贵胄们哪怕不去亲自种地,也要知道百姓们是怎么种地的,每年的粮食收成,市场行情如何。
以确保大臣们在朝堂上说起资费朝政,不至于拿银子不当钱,只当是一串数字。
为表对玄武帝此举的赞同,元后每年春种秋收的时候都会出宫巡田,有时候太子宗政廷在,还会带上宗政廷。
她不像别的贵夫人们一般前呼后拥的,巡田的时候身边也就几个人,主动邀请的也都是那些玄武帝还未发迹时就一起生活的女眷们。
像是温昭雪这般年轻的姑娘被邀请的,还是独一份。
“皇后娘娘若是不嫌,昭雪自是乐意至极。”
温昭雪恰如其分地露出一些欣喜之色,却又不至于让人觉得没见过世面。
转而看了看外面的人,“前些日子才和祖母学了南地的花茶,不知姑姑可有闲心看看我的手艺可还合格?”
锦玉姑姑的笑容端庄地像是画在脸上的,“品茶之事,我们来日方长。、
奴婢还有事要忙,昭雪姑娘,奴婢先失陪了。”
她说着,走到主厅中央,清了清嗓子便开口,“王妃,人到齐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明王妃神情不愉,却还是配合的点头,“那就开始吧。”
锦玉姑姑屈膝行礼,转身出了门。
紧接着,一个宫女出现在主厅门口,“就从昭雪姑娘开始吧,其他人做好准备。”
说完,她冲温昭雪微微屈膝,“昭雪姑娘,请到耳房一叙。”
温昭雪不明所以地看向明王妃和孙氏,“昨日我们走后是还出了什么事吗?”
孙氏这才忐忑不安地道:“谁知道出了什么事,一大早宫里就来了人,说是皇后娘娘遭了刺客,那刺客还是个女的。
殿前司要全程彻查。
因为那女刺客是拿着令牌进出皇宫的,所以要先在官家女子中查起来。
你只管如实回答宫中之人的问题便是,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那边的宫女探头探脑地像是想催她,温昭雪便也没有再多问,实际上心里也有了数。
出主厅,绕行至耳房,就看到一个身形高大的青年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锦玉姑姑倒是还站着。
侧面还坐了一个宫女,备了笔墨,像是要负责记录的样子。
温昭雪站定后才看清楚那青年的相貌,不由惊喜的轻呼出声,“程大哥,您何时回来的?”
程宴卿,玄武帝的养子,也是淮西旧部中最年轻的将军。
幼时玄武帝出征在外,就将人寄养在相府。
那时候天下动荡,温相将几个小辈关在家里让他们哪里也不能去。
只有程宴卿,毕竟是皇帝的养子,温相也不好管他太严,温昭雪便一直追着程宴卿玩儿,没少让程宴卿给她顶缸。
只是七年前朝廷决定要将燕云十六州夺回来的时候,程宴卿主动请缨去了西北,截止到现在,温昭雪已经快八年没见过程宴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