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
“记忆细胞迁移。”
主治医师盯着流式细胞仪上的荧光标记,声音里透着惊叹,“供体T细胞携带的印迹,就像刻在染色体上的情书。”
林夏想起昨夜在程远舟解剖学笔记里发现的银杏叶标本,叶脉间写满了俄文情诗,那是苏蘅化疗期间教他的契诃夫台词,那是跨越时空的爱情,也是生命的赞歌。
卷二:爱的延续与命运的回响苏蘅的妹妹出现在雨夜急诊室时,林夏正用程远舟的听诊器听女儿的心跳。
潮湿的蓝条纹病号服裹着同样眼尾有泪痣的女人,她伸出带有月牙疤痕的右手:“我是苏蘅的克隆体,二十一年前冷冻的卵子。”
这突如其来的出现,宛如命运的又一次安排,为故事添上了新的篇章。
离心机在凌晨两点发出蜂鸣,打破了夜的寂静。
林夏看着苏蘅的冻存卵子与程远舟的脐带血在液氮中苏醒,干细胞在培养液里分裂出珊瑚状突触。
显微镜下,两个时代的遗传物质仿佛在跳着优雅的华尔兹,程远舟的白大褂碎片成为细胞支架的最佳培养基,这是生命的融合,也是爱的延续。
当女儿开始用俄语唱童谣那日,林夏在程远舟的颅骨修复片中发现了纳米存储器。
3D打印的钛合金骨板在CT机里显影成星轨,八百G的医疗影像里藏着苏蘅临终前的全息录像。
十七岁少女在病床上擦拭程远舟少年时的眼泪,呼吸机管路在她指间绕成婚戒的弧度,那生死相依的爱情,跨越时空,深深触动着林夏的内心。
“要给我的星星找个妈妈。”
全息影像里的苏蘅咳出血沫,指尖在氧气面罩上画出林夏的轮廓,“她该有破碎又完整的眼神,像暴风雨后的猎户座腰带。”
这是苏蘅的嘱托,也是命运的安排,让林夏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在这个复杂命运中的角色。
最后一次移植手术恰逢程远舟忌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他默哀。
林夏将丈夫的骨灰混入生物墨水,3D打印的血管支架在女儿体内舒展成银河旋臂。
苏蘅的克隆体躺在相邻手术台,她的造血干细胞携带着2003年的月光,正缓缓流进新世纪的生命循环,这是生命的传承,也是命运的轮回,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某种神秘的轨迹进行着。
当心电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