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出蜂群无人机模块,爪尖跃动的等离子弧光中隐约可见《墨经》残篇。
墨离点击确认的瞬间,背包里的Surface平板自动解体,英特尔芯片与青铜榫卯构件在空中交融,发出青铜器淬火时的嘶鸣。
融合过程如同目睹文明演进。
右臂的饕餮纹青铜戈保留着春秋时期的范铸工艺,而左臂的碳纤维激光刃却采用航天级3D打印技术;胸甲的鱼鳞状甲片分明是战国札甲形制,缝隙间跳动的幽蓝能量却是他研发的量子隧穿电池。
最诡异的是驾驶舱接驳系统——那些神经网络接口分明是用《墨经》逻辑重新编译过的Python代码。
当青金色光芒从机甲眼部亮起时,墨离感觉自己正在被《考工记》同化。
视网膜上流淌的大篆说明书带着刀刻斧凿的力度,每个笔画都刺痛着视神经:非攻机甲·改,搭载墨家“灵枢核心”与试炼者自研“刑天”AI,战斗模式切换需吟诵《墨经》对应篇章...睚眦兽的爪刃劈到眼前的瞬间,墨离吼出的《大取》篇章在空气中凝成金色篆文。
机甲以反关节角度折叠,青铜肩甲与等离子刃碰撞出青铜编钟的轰鸣。
当臂刃刺穿敌人能源核心时,飞溅的不是电火花,而是刻满《韩非子》片段的青铜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