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朕出去多少武将,没有一人给朕说了实情!
这个朝堂已经是你们甘家的了,你们还能要什么?”
“陛下,立于权力的中心,我只在那次万寿宴感受过,就算只是站在那,我都觉得亢奋,所以那日起,我就有了目标。”
“你当那些文官真是圣贤人?
甘愿拜在女子麾下?”
“陛下,我们打个赌如何?
你给我一个现在朝堂的机会,我若是镇得住,你儿子的命我留下。
若是镇不住,我就好好做我的太后。”
“朕要如何信你?”
“你不得不信。”
同年,我越过了皇后,在皇帝身体不适时,被特赦垂帘听政,共同处理国事。
令皇帝心灰的是,朝中,仅有四分之一的人敢提出反抗,不过很快,也被我压下了。
光启十四年,皇帝已被我架空,朝政的处理权也仅在我一人手上。
我同皇后商议后,正是推出了科举制度,用姐姐近几年通商的钱打办学堂。
朝堂上哪家世家有意见,就让姐姐带着兵去哪里剿匪。
一时间,辞官的奏折纷至沓来。
我也顺势开启了女官选举制度。
而第一位任命的女官就是当朝皇后,孟婕。
正二品尚书令,列于百官之首。
光启十五年,甘紫正式建立了同外族的通商之路,我总了一下她这几年的战功,封她为镇国大将军,可先调动边关将士,再上报。
光启十六年,皇帝驾崩,我被百官拥立为帝,改年号隆安。
隆安元年,我封甘紫之女杨珥为皇太女,改名甘珥,接回东宫抚养。
隆安二年,第一批科举人才进入朝堂,大多数是世家子弟,我们还有得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