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 的墙,一道由误解、隔阂、和沉默所构筑的,坚不可摧的墙。
每天清晨,依然是无声的早餐,依然是冰冷的告别,然后各自匆匆离家,开始各自忙碌而空虚的一天。
每天晚上,依然是寂静的晚餐,依然是沉默的独处,然后各自回到各自的房间,在黑暗中独自舔舐伤口,默默忍受孤独的煎熬。
周末,本该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光,但对于林女士和晓晓而言,周末却显得更加漫长,更加沉闷,更加令人窒息。
她们宁愿各自出门,去人潮汹涌的商场,去灯红酒绿的酒吧,去任何可以暂时逃离这个冰冷家庭的地方,也不愿意待在家里,面对彼此的沉默和尴尬。
这个家,就像一个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一应俱全,但内里却早已腐朽空洞,缺乏生气,没有 温暖,也没有爱。
阳光,似乎也被这个家庭所排斥,永远无法穿透厚厚的窗帘,照亮房间的每一个角落,温暖她们冰冷的心房。
缺席的阳光,不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阳光,更是指家庭中缺失的关爱,理解,和沟通,是指母女关系中,那永远无法弥补的裂痕和遗憾。
晓晓的房间,永远是紧闭着的,房门紧紧关闭,如同一个秘密的堡垒,拒绝外界的入侵,也阻挡了母亲想要靠近的脚步。
林女士很少主动进入女儿的房间,她知道女儿不喜欢被打扰,不喜欢被窥探隐私,她也尊重女儿的个人空间,虽然这种 “尊重”,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无奈和妥协,而不是真正的理解和支持。
但是,作为母亲,她又无法完全放下对女儿的担忧和好奇。
她总是忍不住想要了解女儿的内心世界,想要知道女儿在想些什么,想要知道女儿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想要知道女儿是否真的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平静和冷漠。
她知道,这种窥探女儿隐私的行为是不对的,是不道德的,但她又控制不住自己,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去 “关心” 女儿,虽然她的 “关心”,往往以一种错误的方式呈现出来,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加深母女之间的隔阂。
很多个夜晚,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林女士都会悄悄地走到女儿的房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