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口袋里塞银子,往自己的宅子里塞美人。
而朝中一些正直的官员,面对这样的局面,有心无力,有几位老臣气得直跺脚,却也拿不出什么好法子。
苏澜看着这朝堂日益走向黑暗,他深知,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大梁的根基都会被彻底动摇,到时候别说百姓们受苦,恐怕这江山都得易主了。
他开始不断地向小皇帝进言,希望小皇帝能明白当下的严峻形势,能拿出皇帝该有的威严来治理天下。
他先是整理了厚厚的一摞奏疏,将朝堂上那些人的恶劣行径都一一罗列其上,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小皇帝解释,告诉他哪些人是真心为了江山,哪些人只是在利用他。
可小皇帝那时年纪尚小,看着那些奏疏,没一会儿就没了耐心,摆摆手说:“哎呀,这些事儿太无趣了,朕不想听了,你先下去吧,等朕想玩了再来找你。”
苏澜心里着急,可又不能逼迫小皇帝,只能耐心地继续找机会。
有一回,趁着小皇帝在御花园玩耍的间隙,他又凑了过去,拿着一个简单画着朝堂场景的画册,想通过画册给小皇帝讲述朝堂上正在发生的事儿,可小皇帝却一把抢过画册,胡乱地翻了翻,然后扔在地上,还对着苏澜喊:“你烦死了,天天说这些,朕要去捉蛐蛐呢,别跟着我了。”
苏澜看着被扔在地上的画册,无奈地叹了口气,默默地捡起来,心里想着,这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这可是关系到江山社稷呀,可又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慢慢来了。
为了让小皇帝能真正学到治国之术,苏澜可谓是绞尽脑汁。
他开始想办法把那些晦涩难懂的治国道理变成有趣的故事,自己编撰了好多小故事,里面融入了各种治国的策略和为人的准则。
每天下朝后,他都会去小皇帝的宫殿里,给小皇帝讲故事。
一开始,小皇帝还听得有一搭没一搭的,可慢慢地,也被那些故事吸引了,会主动问一些问题,比如故事里的那个好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呀之类的问题。
看到小皇帝有了兴趣,苏澜便趁热打铁,一点点深入讲解,从赋税该如何征收才能既保证朝廷有足够的银子用又不让百姓负担过重,到官员该如何选拔才能选出真正的贤才等等问题,都慢慢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