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答应着,心中却暗自好笑,这钟先生怕是被魇得不轻,竟做起这般离奇的梦来。
三日后恰逢重阳,县学里正煮菊花酒,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众人正准备欢度佳节,忽听钟先生厢房 “哐当” 一声巨响。
邵又房心中一惊,顾不得其他,踹门而入。
只见老先生趴在《论语》上,一动不动,砚台里的血比朱砂还艳三分,早已没了气息。
消息传出,县学里一片哗然。
众人纷纷赶来,看着钟先生的遗体,无不感叹惋惜。
邵又房更是悲痛欲绝,他怎么也想不到,前几日还与自己同榻而眠、谈笑风生的老师,竟如此突然地撒手人寰。
这钟先生一生严谨,却因一场离奇的梦,竟落得如此下场。
而那梦中的种种,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
有人说,钟先生是被自己的心魔所困,那梦中的阎王、前世今生,不过是他内心深处的恐惧与愧疚所化;也有人说,钟先生确是得了神谕,只是凡人之躯,难以承受那阴司的威严。
[野史氏曰]观钟孝廉事,可见阴司断案堪比刑部秋审。
前世孽债竟要今生偿还,恰似洪武年间空印案,八品小吏要为前朝旧账掉脑袋。
然则菜叶化蛆之喻大妙 —— 读书人满嘴仁义道德,内里不过都是名利场中蝇营狗苟。
倒是那邵又房后来官至礼部侍郎,听闻每逢中元必往洞庭湖撒纸钱,此乃后话不提。
或许,这纸钱之中,既有对恩师的缅怀,也有对那未知命运的一丝敬畏吧。
(六)南山顽石---陈秀才的奇幻求签路:梦启汤溪高中途话说海昌有个陈秀才,可谓是穷困潦倒,家徒四壁,叮当响的穷状连老鼠都不愿光顾他家粮仓。
可他偏生有个雅趣,爱去肃愍庙求签问梦。
这庙里的签文和梦兆,在旁人看来不过是虚无缥缈之物,可陈秀才却奉若至宝,次次虔诚前往。
这日,陈秀才又如往常一般,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在肃愍庙里求得一梦。
梦里,只见于谦老爷子大开正门迎他。
陈秀才慌得直搓手,嗫嚅道:“这正门哪是咱寒酸书生走的?”
于公抚须大笑,那笑声爽朗且带着几分笃定:“你小子早晚是我门生,正门就该你走!”
正说着,汤溪城隍来禀事,陈秀才被按在上座,听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