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在各种食材间,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熟稔与用心。
片刻后,精致的点心和养胃的粥被端上了桌。
她轻轻推开婆母的房门,屋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阳光透过薄纱窗帘,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母亲,早膳备好了。”
柳金枝轻声说道,声音温柔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
婆母缓缓从床上坐起,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金枝啊,又辛苦你了。”
柳金枝微微欠身,走到桌前,轻轻为婆母盛了一碗粥,递到她手中,说道:“母亲,快尝尝,还热乎着呢。
这是您最爱喝的百合莲子粥,我特意熬得软糯些。”
她的眼神中满是关切,看着婆母喝下一口粥,才微微松了口气。
伺候完婆母用餐,柳金枝又来到小叔子的书房。
此时,小叔子正坐在书桌前,对着书本发愁。
柳金枝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拿起墨块,在砚台中缓缓研磨,动作轻柔而安静。
“嫂嫂,这篇文章我有些地方实在不懂。”
小叔子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求助。
柳金枝微笑着,将磨好的墨汁推到小叔子面前,拿起书本,耐心地说道:“来,嫂嫂给你讲讲。
这一段啊,讲的是……”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讲解得深入浅出,小叔子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困惑渐渐消散。
而对于小姑子,柳金枝更是操碎了心。
闲暇时,她总会与京城中的贵妇们往来,旁敲侧击地打听合适的人家。
每得到一点消息,她都会仔细记录下来,反复斟酌。
终于,在她的努力下,为小姑子寻得了一门好亲事。
婚礼那天,容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
柳金枝身着一袭华丽的礼服,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精心安排着每一个细节,从宾客的座位到婚宴的菜品,无一不周到。
看着小姑子身披凤冠霞帔,满脸娇羞地走向新郎,柳金枝的心中满是欣慰。
在这繁华京城,柳金枝的贤德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人们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这容家的大娘子,可真是难得的贤妻良母啊!”
走在街头,总会有人对她投来敬佩的目光,她的一言一行,都成了京城贵妇们学习的典范。
然而,命运却突然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容逸痊愈后,随着军队出征,战场上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