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赌博最初的记忆,可以追溯至上小学以前那段遥远的时光。
记得有一次父亲与他的一众好友相聚一堂,围坐在桌前尽情地玩着扑克牌游戏。
至于那种玩法用普通话如何称呼,我直到现在也不清楚,暂且就将其音译为“笔筒”好了。
这种“笔筒”的玩法和大家熟知的斗地主颇为相似,但在策略方面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众所周知,斗地主讲究的是两位农民齐心协力去对抗地主,最终成功击败地主便能赢得胜利,然而,“笔筒”的规则却是比试谁能跑得最快——也就是说,谁能够率先把手中所持有的全部牌都打出去,谁就是赢家。
与此同时,其余参与者则要依据各自手中剩余牌的数量来核算输的程度。
比如说,如果规定一张牌价值一元钱,那么当游戏结束时,你手里还剩下多少张牌,就得相应地输掉多少钱。
那时候的我年纪尚小,对于那些复杂的规则一窍不通。
我所知道的是如果父亲能够率先将手中的牌全部打完,那么其他参与游戏的人便会慷慨地给予他大量美味可口的糖果。
因此,每当游戏开始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得希望父亲可以将所有的牌统统打出去。
我记得父亲让我帮他抓牌,并说我会给他带来好运,于是我满心欢喜地帮父亲抓牌,但是在周围人的齐声鼓动与撺掇下,年幼的我毫不顾忌地当着众人的面,将每张牌上的数字和图案都清晰响亮地念了出来,全然不知晓自己这样做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单纯觉得这不过是一场充满欢乐与趣味的小游戏罢了。
就这样,在我的“神助攻”之下,父亲最终输掉了所有糖果。
即便如此父亲也丝毫没有责怪我的意思。
相反,他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眼中满是温柔与慈爱。
就在那个温馨的夜晚,这段特别的经历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底,成为一段无比美好且难以忘怀的回忆。
那里不存在任何关于赌博的阴影,有的只是父亲那份深沉而又浓烈的父爱,持续温暖着我。
并非所有关于赌博的记忆都是温馨的,与此相反,接下来发生的跟赌博有关的事情,则给我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时光回溯至小学五年级那年,那时的我刚刚开启前往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