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来平衡这种影响。”
一位生物学专家担忧地说道。
正当大家为解决这个问题绞尽脑汁时,陈宇频繁地来到实验室,询问研究进展。
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注,这让苏然和林教授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陈先生,我们目前正在努力解决苏然身体负担的问题,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林教授在一次陈宇来访时说道。
陈宇微微皱眉,说道:“时间可不等人啊,林教授。
我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希望你们能加快进度。”
<林教授心中有些不悦,但还是耐心解释道:“科学研究是急不来的,我们必须确保每一步都严谨准确,否则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陈宇笑了笑,说道:“我理解,林教授。
但你们也要明白,我对这项研究寄予了厚望,希望我们能尽快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陈宇离开后,苏然对林教授说道:“林教授,我总觉得陈宇有些不对劲。
他似乎太急于得到研究成果了,而且每次来都像是在打探什么。”
林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有同感。
从一开始我就觉得他的目的不单纯,但我们目前确实需要他的资源支持。
不过,我们要多留个心眼,不能让研究成果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中。”
为了加快研究进度,同时确保研究的安全性,林教授决定联系其他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攻克难题。
他们向国内外的一些知名科研机构发出了求助信息,详细介绍了苏然的情况和目前研究遇到的瓶颈。
很快,一些专家纷纷响应。
其中一位来自国外的物理学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他认为可以通过在苏然的飞行装备中添加一种特殊的能量缓冲装置,来减轻他身体与能量场共鸣时所承受的压力。
这个理论给了大家新的思路。
专家们迅速行动起来,根据这个理论设计并制作出了能量缓冲装置的原型。
这是一个小巧而精致的设备,由特殊的合金材料制成,内部镶嵌着一些稀有的晶体,能够对能量进行吸收和转化。
苏然小心翼翼地佩戴上这个装置,再次进行飞行测试。
当他缓缓升空,感受到与以往不同的是,身体的负担明显减轻,那种头晕目眩的感觉也没有再出现。
专家们在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