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锦凯小说 > 其他类型 > 做不成中兴之臣,那就当个开国之君后续+完结

做不成中兴之臣,那就当个开国之君后续+完结

码字农民黄三戒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石应天前脚刚走,后脚就听见帐内传来了金军大将完颜斡鲁台的声音:“大将军,你让这群猪一样的齐军去攻城打头阵,不是给霍家军送人头吗?”“那些毫无血性、胆气的懦夫,除了能让霍家军消耗一些炮弹、箭矢,他们还有什么用?”哼!“没错,本帅就是让他们去消耗霍家军的红衣大炮......”大帐外,石应天是咬着腮帮子,憋着一肚子的邪火,一步步返回齐军营地的。刚回到营地内,麾下的一众副将就涌了上来,焦急的询问道:“将军,金人怎么说,是继续攻打汴京还是就此撤兵?”“将军,皇上那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20万大军一日之内兵败三峰山到底是不是真的?”“将军,我们现在......”面对麾下众将七嘴八舌的问询,身为主将的石应天只觉得耳畔一阵聒噪。他摆了摆手,厉声道:“...

主角:霍无畏牛皋   更新:2025-01-20 15: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霍无畏牛皋的其他类型小说《做不成中兴之臣,那就当个开国之君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码字农民黄三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石应天前脚刚走,后脚就听见帐内传来了金军大将完颜斡鲁台的声音:“大将军,你让这群猪一样的齐军去攻城打头阵,不是给霍家军送人头吗?”“那些毫无血性、胆气的懦夫,除了能让霍家军消耗一些炮弹、箭矢,他们还有什么用?”哼!“没错,本帅就是让他们去消耗霍家军的红衣大炮......”大帐外,石应天是咬着腮帮子,憋着一肚子的邪火,一步步返回齐军营地的。刚回到营地内,麾下的一众副将就涌了上来,焦急的询问道:“将军,金人怎么说,是继续攻打汴京还是就此撤兵?”“将军,皇上那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20万大军一日之内兵败三峰山到底是不是真的?”“将军,我们现在......”面对麾下众将七嘴八舌的问询,身为主将的石应天只觉得耳畔一阵聒噪。他摆了摆手,厉声道:“...

《做不成中兴之臣,那就当个开国之君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石应天前脚刚走,后脚就听见帐内传来了金军大将完颜斡鲁台的声音:“大将军,你让这群猪一样的齐军去攻城打头阵,不是给霍家军送人头吗?”

“那些毫无血性、胆气的懦夫,除了能让霍家军消耗一些炮弹、箭矢,他们还有什么用?”

哼!

“没错,本帅就是让他们去消耗霍家军的红衣大炮......”

大帐外,石应天是咬着腮帮子,憋着一肚子的邪火,一步步返回齐军营地的。

刚回到营地内,麾下的一众副将就涌了上来,焦急的询问道:

“将军,金人怎么说,是继续攻打汴京还是就此撤兵?”

“将军,皇上那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20万大军一日之内兵败三峰山到底是不是真的?”

“将军,我们现在......”

面对麾下众将七嘴八舌的问询,身为主将的石应天只觉得耳畔一阵聒噪。

他摆了摆手,厉声道:“安静,随本将军到中军大帐议事!”

这时,一众齐军将领才发现,周围的士兵一个个都用茫然、木讷的眼神盯着他们看。

众将这才意识到此地不是说话之处,只得匆忙跟着石应天的步伐,前往简易的中军大帐议事。

刚到帐内,石应天的第一句话,便令一众麾下将领如坠冰窟。

石应天道:“弟兄们,完颜不破那个狗贼,让咱们汝州齐军明日攻城,打头阵!”

哗!

此话一出,众将顿时沉默。

很显然,作为久经行伍之人,众将心里都很清楚打头阵意味着什么。

石应天继续道:“皇上和大将军,的确兵败三峰山,一日之内,二十万齐军主力尽没!”

此消息,如同当头的第二棒,令众将应接不暇,脑瓜子嗡嗡作响。

石应天的第三句话是:“弟兄们,大齐气数已尽,金贼更是从来没把咱们当人,横竖都是个死,倒不如反了,投奔霍元帅!”

轰!

此话一出,一众齐军将军下意识的抬起头来,原本茫然的眼神中,忽然掠过一丝精光,直勾勾的盯着主将石应天。

良久。

才有人壮着胆子问了一句,道:“将军,那,那霍元帅能接受咱们吗?”

嘶——

听到有人这么一说,一众齐军将领顿时又像是泄气的皮球一般,眼神中好不容易闪烁的那一丝精光,又黯淡下去了。

是啊!

即便是他们愿意投奔霍家军,但霍元帅也未必接纳他们啊!

临阵倒戈,那可不是嘴皮子上下一搭,就能轻易完成的事情。

呼——

主将石应天长吁了一口气,眼神坚定的看着麾下的弟兄们,一字一句的说道:“所以,咱们需要投名状,来向霍元帅表达咱们投奔霍家军的决心!”

闻言,众将原本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就清亮了起来。

石应天继续道:“弟兄们,我的计划是这样的......”

......

深夜,寅时时分,正是人困马乏的时候。

金军大营内,连绵起伏的各式行军帐篷中,早已是鼾声如雷。

负责值守的金军士兵,也三三两两的靠在篝火堆旁打盹,偶尔有几队巡视营地的人马,穿行在偌大的营地中。

然而,与金军大营相邻的伪齐大军营地内,一众伪齐士兵正在各自队伍的伍长指挥之下,默不作声的有序撤离,连战马的马蹄都已经被裹好了布匹。

待到数万齐军尽数开拔之后,跨在战马上披甲带刀的汝州齐军主将石应天,这才对着麾下的亲兵指挥使点了点头。

随即,后者便亲率一千骑兵,义无反顾的奔向金军大营的粮草辎重所在地。


“报——”

“启禀元帅,陌刀军、游奕军及神机营,于三峰山大破20万伪齐大军,毙敌数万、俘虏数万、缴获辎重无数!”

悍将李嗣业和樊忠,于三峰山大破20万伪齐大军的消息,是在当日申时三刻传回汴京的霍家军大营的。

闻此消息,霍家军上下无不震惊。

唯有主帅霍无畏,依旧稳坐帅帐之中。

似乎,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

事实也的确如此。

当霍无畏作出主动出击的战术布置,并且派出悍将李嗣业和樊忠,带领麾下精锐的陌刀军、游奕军和神机营,携带300大门红衣大炮前往三峰山设伏之时;

霍无畏就已经预料到了,以李嗣业和樊忠的军事指挥能力,定能在三峰山击溃伪齐皇帝刘元璋的20万大军。

唯一令他诧异的是,这才不到半天时间,李嗣业、樊忠二人竟然就能大破20万伪齐敌军,倒是令霍无畏有些意料之外。

不过,李嗣业和樊忠能以弱势兵力,于三峰山大破敌军,终归是一件能提振士气的大好事。

帅帐内,短暂的震惊过后,左军统制董先,终于忍不住站出来说道:“元帅,李将军和樊将军在三峰山大破20万伪齐大军;”

“等于是在大战之前,先斩了完颜不破一条胳膊,他们号称的50万大军,现在可就只剩30万了;”

“而汴京城内,尚有我霍家军20万大军;”

“这一次,终于可以旗鼓相当的和完颜不破干一场了,以报当年蔡州之战的血仇!”

“董将军所言极是!”

这时,右军统制庞白也站了出来,道:“元帅果然用兵如神,主动出击各个击破,的确比龟缩在汴京城内挨打要强得多;”

“大战之前,先斩敌一臂,看他完颜不破还拿什么来围城。”

“元帅......”

一时间,帅帐内的霍家军众将,都显得无比的亢奋,按捺不住的手舞足蹈起来。

最开始,在面对金人和伪齐,以50万联军兵分三路围攻汴京之时,霍元帅所作出的主动出城作战部署,绝大部分的霍家军将领虽坚决执行将令,内心却是充满疑惑和不解的;

哪怕是元帅道明了个中缘由,却依旧有不少霍将军将领心中七上八下直打鼓;

毕竟,这行军打仗可不是过家家,那是要死人的!

直到三峰山大捷的军报传来,霍家军众将原本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才开始意识到元帅的英明神武之处。

是啊!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战前,大部分霍家军将领的心思和想法,都和神机营统制樊忠不谋而合,认为应该依托汴京城的坚固城防和红衣大炮,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诚然。

这样的战术布置,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予以敌军打击,也能保全己方有生力量。

但,这哪有主动出击,在半天时间内大破敌军20万来得爽快!

三峰山一战,就相当于是斩断了敌军一条臂膀。

更重要的是,在提振霍家军士气的同时,还能给于金人和另一路伪齐兵马,予以沉重的士气打击。

大战在即,士气比金坚啊!

“报——”

“启禀元帅,斥候来报,金人的骑兵先锋已抵达十五里小庙!”

“报——”

“启禀元帅,斥候来报,自汝州方向开拔而来的十万伪齐兵马,已抵达二道梁子!”

这时,两名霍家军的传令兵,一前一后出现在帅帐之中,带来了最新的敌军动向。


宰相胡善长,自皇宫中面见霍元帅之后,一夜之间仿佛像是变了一个人。

回府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让府上的管家,在汴京城外开设多处粥棚,施粥赈灾,救济难民。

随着霍家军收复汴京的消息传开后,每日都有数以千计的各地难民、百姓涌向汴京;

尤其是,当霍元帅“均分田地,三年免税”的政令一经公布,每日从各地涌向汴京的流民数量,更是成倍的增长。

霍家军中,有专门的后勤部门负责施粥赈灾,以帮助难民渡过第一年的春耕秋收。

但,短时间内大量流民的涌入,还是令霍家军的后勤部门不堪重负,以至于赈灾现场时有打架斗殴事件发生。

再加上,大战在即。

霍家军的后勤保障部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得放在保障三军后勤之上,根本无暇顾及施粥赈灾,救济灾民一事。

就在这个时候,伪齐朝廷的宰相胡善长挺身而出,自掏腰包在汴京城开设多处施粥点分流难民,以减轻霍家军后勤部门的赈灾压力。

并且,在胡善长的带动下,不少留守汴京的伪齐官员,都自发的加入到施粥赈灾、救济难民的行列。

久而久之,反倒是没有难民,在愿意前往霍家军的赈灾点了。

因为,以胡善长为首的这些官员们开设的赈灾点,施给难民的稀饭粘稠不掺沙,隔三差五还有咸菜和馒头哩!

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的伪齐官员,都像宰相胡善长这般,散尽千金不求回报。

就比如,以伪齐朝廷的户部尚书王世仁、礼部尚书江乔为首的一众官员,在任之时就利用职权之便搜刮民脂民膏,积攒下了数量惊人的不义之财;

但,在那一日的霍家军朝会之后,他们却选择了持观望态度。

毕竟,这霍元帅是给了他们两个选择的,还给了足够的考虑时间。

在户部尚书王世仁、礼部尚书江乔看来,大不了以后就是辞官归隐,当个不问世事的富家翁;

再不济,起码也得等到霍元帅,以白纸黑字任命他们一官半职之后,再从腰包里面掏出一点“买官钱”;

哪能像胡相这般,把白花花的银子全部拿出来,去救济这帮叫花子一样的流民啊!

这不是纯纯的打水漂吗?

胡相啊胡相,当真是越老越糊涂啊,诶!

殊不知,无论是以伪齐宰相胡善长为首的,一众伪齐官员为求心安,散尽千金、救济难民;

还是以伪齐户部尚书王世仁、礼部尚书江乔为首的一众观望骑墙派,不见兔子不撒鹰;

他们的所做所为,早都已经被霍家军中的殿前司(情报部门)所秘密掌握,每日形成奏报呈递到元帅霍无畏的案桌上。

其实,早在霍无畏进驻汴京的第一天,他麾下的殿前司人马,就已经在暗中针对留守汴京的一众伪齐官员,进行深入的秘密调查。

这些伪齐官员在任时的政绩、口碑和贪腐情况,霍无畏都是大致了解的。

正因如此,霍无畏在进驻汴京城之后,才并未在第一时间拿这些伪齐官员开刀,用他们的项上人头祭旗;

而是选择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将功补过的机会。

归根结底,霍无畏收复汴京后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了他日后称孤道寡、黄袍加身做准备;

从现在开始,他就得网罗英才,培养自己的文臣武将班底。

武将,自无需多言,那皇图霸业系统中的十八位历史传奇武将,足够助他逐鹿中原、夺取天下;

文官,尤其是有经世治国之才的文官,才是霍无畏现如今迫切所需的。

系统只给了他打天下的武将,却没有给他治天下的文官。

所以,霍无畏只能在矮子里面拔高个,先从伪齐朝廷的六部官员中筛选一遍,看看能不能有为他所用的人才。

基于这样的考量,这才有了前些日子,霍无畏在金銮殿内召见一众伪齐文官的一幕。

书归正传。

这一日,汴京皇城之中,元帅的临时府邸。

书房内,霍无畏看着殿前司都尉刚送来的奏报,冷峻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

这已经是伪齐宰相胡善长,自掏腰包施粥赈灾、救济难民的第十八天;

根据殿前司所掌握的情报,这位伪齐大宰相的家底儿,几乎都已经快要掏空了,甚至都到了让管家私下变卖金银细软、玉器字画的地步。

这也是霍无畏预料之中的事情。

两朝为官,官至宰相的胡善长,本就不是贪腐之人,府上所积攒的家产无非就是为官二十余年的俸禄,还有伪齐皇帝刘元璋的赏赐;

而这段时间以来,胡善长所开设的粥棚,每日所救济的难民不下千人,能坚持到现在实属不易;

但,即便是这样,胡善长却依旧没有找自己开过口。

呵呵!

看着手上的奏报,霍无畏笑着说道:“这胡善长,有点意思啊!”

“张宪!”

“末将在!”

很快,在书房外随时恭候元帅将领的掌旗官张宪,便快步来到书房中,毕恭毕敬的站在霍无畏的面前。

霍无畏吩咐道:“传本帅将令,让后勤司派一队人马前往伪齐宰相府,负责协助胡善长进行施粥赈灾;”

“赈灾所需粮食,从即日起直接由霍家军后勤司负责提供,前往宰相府的这队后勤司兵马,全权听从胡善长的调遣;”

“违令者,严惩不贷!”

“末将得令!”

张宪当即领命而去。

紧接着,霍无畏又唤过殿前司都尉萧峰,吩咐道:“萧峰,针对那些冥顽不灵的伪齐官员的收网行动,现在可以同步进行了;”

“你亲自带人去办,记得办得漂亮一点,干净一点!”

“末将得令!”

殿前司都尉萧峰,也当即抱拳领命而去。

等吩咐完这一切后,霍无畏便转身来到书房外的议事殿。

看着挂在墙上的那一幅巨大的军事作战图,自言自语道:“从时间上推算,这金国完颜弼的骑兵和伪齐刘元璋的叛军,也应该合兵汴京城了啊?”

“还有,那南唐中兴三将的平叛兵马,也应该包围了襄阳城才对!”

“报——”

“启禀元帅,紧急军情!”

“金人南侵,先头部队已取道郑州,直逼汴京!”

“报——”

“启禀元帅,伪齐皇帝刘元璋亲率十余万伪齐叛军,自应天一路向西,直逼汴京!”

......

汴京城以东,距离据北川关隘不到二十里的官道上,二十万伪齐兵马正以一字长蛇阵行军。

从高处望去,这拖拖拉拉、弯弯曲曲的行军队伍,好像是一条丑陋的大蚯蚓。

伪齐皇帝刘元璋“御驾亲征”,策马驰骋在官道之上,看着麾下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扑汴京而去,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汴京城,朕回来了!

“报——”

“启禀皇上,完颜大将军差人来报,金军的骑兵先锋已前出郑州城,预计明日午时前便能抵达汴京外围!”

这时,一名伪齐军队的传令兵策马前来,将金军的最新动向奏报给伪齐皇帝刘元璋。

闻言,马背上的刘元璋点了点头,吩咐道:“即刻给完颜大将军回信,就说朕亲率的二十万齐军,将在明日午时之前,准时抵达预定位置;”

“只待完颜大将军一声令下,随时可以攻城!”

“末将遵旨!”

伪齐军队的传令兵来得快,去得也快。

刘元璋继续下令,道:“荆将军,传旨下去,大军前往据北川关隘一带休整,明日一早开拔,午时之前赶到汴京!”

“末将,领旨!”

伪齐大将军荆操,也抱拳领命而去。

吩咐完手下大将后,伪齐皇帝刘元璋骑在马背上手搭凉棚,一边望向汴京城,一边自言自语道:“霍无畏啊,霍无畏——”

“朕倒要瞧瞧,到底是你麾下的霍家军骑兵棋高一招,还是完颜不破大将军麾下的铁浮屠、拐子马更胜一筹?”

“到底是你麾下的20万霍家军战无不胜,还是这大金国和朕大齐的50万大军攻无不克?”

“汴京一战,要么你死;要么,朕,绝不可能亡!”


无需多言。

当主帅霍无畏坐上龙椅的那一刻,金銮殿内的一众霍家军将士们,心中便已有了答案。

以牛皋、马龘为首的一众霍家军元老突然发现,自己追随了十年之久的霍爷,不知从何时起,竟然渐渐变得让人有些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了。

至少,在牛皋和马龘二人的印象中,过往那个精忠报国,以恢复盛唐江山为己任的霍爷,是断然不会当众说出“待到天下一统之时,自有大儒为我辨经”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但,于牛皋、马龘而言,他们更钦佩,也更愿意追随现在眼前这个,端坐在金銮殿龙椅之上的霍爷;

想必,其他的霍家军将士们,也是这样想的吧?

以至于,牛皋和马龘二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之后,都在心中暗自懊悔,为什么不早一点为霍爷准备一件黄袍呢?

此时此刻,正是借着天冷了的由头,为霍爷黄袍加身的天赐良机啊!

当然了,这也只是牛皋、马龘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

即便是,他二人真的在此时,恰好为霍无畏准备了一件黄袍,端坐龙椅之上的霍无畏也不会接受。

至少,在现如今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会接受黄袍加身。

咳咳咳!

龙椅上,霍无畏干咳了两声。

大殿内,一众霍家军将士纷纷挺直腰板,凝神聚气的等待聆听元帅的指令。

霍无畏道:“诸位霍家军的将士们——”

“十年前,本帅在随州之战中立下“先登”之功,当本帅第一个登上随州城头,看向大唐旧都汴京所在的方向时;”

“就曾在心中暗自立誓,有朝一日定要打回汴京城,光复我盛唐河山;”

“整整十年了,本帅终于实现了当年的夙愿,带领着霍家军的将士们打回了汴京城,从金人和伪齐朝廷的手上,收复了旧都汴京!”

“但是——”

说着,霍无畏话锋一转,厉声道:“仅仅收复汴京城,还远远不够!”

“在黄河以北,还有大片国土沦丧金人之手,还有数以千万计的汉人百姓,在金人的铁骑和屠刀之下艰难度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北方鞑虏,亡我中原之心不死!”

顿了顿,霍无畏继续道:“在长江以南,南唐朝廷昏君坐朝、奸臣当道,上至中央朝廷,下到地方州郡,贪腐成风,百姓怨声载道;”

“各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以至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腾!

说到这儿,龙椅之上的霍无畏突然腾的一下站起身来,一步步走到金銮殿的台阶之前,如炬的目光直勾勾的盯着金銮殿内的一众武将,厉声问道:

“尔等忠臣良将,受万民敬仰的铁血军人,是否愿意同本帅一道“南下平唐、北上抗金”,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愿意!”

“愿意!”

“愿意!”

金銮殿内,无论是霍家军的元老、还是系统出产的十八路义军主将,俱是热血沸腾,齐声高呼愿意。

霍无畏振臂高呼:“如果说,非要为霍家军此次举义发表一篇檄文,本帅以为——“南下平唐、北上抗金、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十六个足矣!”

“南下平唐、北上抗金、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南下平唐、北上抗金、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南下平唐、北上抗金、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一时间,众将士齐声高呼,声势震天。

良久。

直到金銮殿上的霍无畏摆了摆手,慷慨激昂的众将这才平复下来。

而霍无畏,也终于要开始排兵布阵,等待即将到来的大战。

霍无畏道:“玄甲军统制郭子仪听令——”

“末将在!”

“本帅从现在起,擢升你为霍家军兵马副元帅,统领踏白军、选锋军、白杆军、天雄军、虎贲军、破浪军六路兵马,总计十五万大军;”

“即刻起,自汴京城南下襄阳,与留守襄阳六郡的两万霍家军合兵一处!”

“末将得令!”

郭子仪当即抱拳领命。

霍无畏又道:“本帅料定,那南唐皇帝陈璟,在以莫须有的罪名加罪于本帅之后,定会召集张世忠、韩峻、刘求光三位南唐名将;”

“统帅各自麾下的兵马,直扑霍家军的大本营、以及一众霍家军将士的家眷所在地襄阳城,把欲加之罪的怒火,发泄到襄阳六郡军民百姓的身上;”

“此前,本帅已派出密使奔赴襄阳报信,襄阳郡守霍元封接到本帅的密令之后,率襄阳军民坚守城池一年半载不成问题。”

霍无畏一边说着,一边拾阶而下,来到郭子仪的身边。

继续道:“郭副帅,本帅给你的将令是,此番率大军南下平唐,不仅要解襄阳之围,更要将沿途的颖昌、郾城、蔡州、唐州、邓州、信阳、随州等地,尽数纳入我霍家军的实际控制之中!”

“本帅全权授予你相机行事的权利,在霍家军所控制的州郡内,依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实施均分田地和税赋减免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本帅的要求只有一点,那就是让天下所有的百姓都有田种,能吃饱饭、穿暖衣!”

“元帅高义!”

郭子仪双手抱拳,郑重其事的承诺道:“末将,定不辱命!”

嗯!

霍无畏点了点头,抬手拍了拍郭子仪的肩膀,道:“郭副帅,去吧,本帅在汴京城等着你的好消息。”

“元帅,保重!”

说完,郭子仪头也不回的走出金銮殿。

“元帅,保重!”

紧接着,是牛皋、马龘、卢象升、马千乘等霍家军将领,也依次上前向主帅霍无畏道别。

他们一行人,都是刚刚被点名划归到副帅郭子仪帐下,即将开赴襄阳城南征的各路霍家军兵马。

霍无畏目送众将离去后,再一次拾阶而上,重新走上了金銮殿正中央。

紧接着,再一次发号施令,道:“其余霍家军众将,也各自准备去吧,那伪齐朝廷丢了汴京,自然是不会就此作罢;”

“还有金熙宗完颜弼,想必也不会容忍本帅把这霍家军的军旗,插到他的眼皮子底下;”

“本帅没猜错的话,接到伪齐皇帝刘元璋的求援信之后,金熙宗肯定会下令让金军的骑兵再一次挥师南下;”

“本帅和在座的诸位,还有霍家军的全体将士们,就在这儿,就在这汴京城,等着金人和伪齐朝廷的大军前来,决一死战!”

“末将得令!”

金銮殿内,其余众将也纷纷抱拳领命而去。

片刻后,偌大的金銮殿内,便显得空空荡荡。

直到这时,大马金刀的端坐在龙椅之上的霍无畏,这才对着龙椅背后的屏风厉喝了一声:“都别在后面跪着了,出来吧!”

随即,屏风后便传来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眨眼功夫,数名身穿大红色伪齐官袍的官员,便在伪齐宰相胡善长的带领下,齐刷刷的在霍无畏面前跪成一片。

原来,今日参加“早朝”的,除了霍家军的一众武将之外,还有来自于伪齐朝廷的一众文官啊!


下一刻,霍无畏一马当先,拨转马头便向着出城的方向驰骋而去。

身后,玄甲军和游奕军的将士,亦是拨转马头,在各自阵中主将的指挥下,紧紧跟随主帅霍无畏的步伐,跃马向城外疾驰而去。

南熏门,于城墙之上值守的霍家军将领,早已经命人打开城门,放下了高悬于护城河上的厚重吊桥,目送霍元帅率大军出城破敌。

城墙之上,悠长而激昂的号角声骤然响起,穿透着清晨的薄雾,也震撼着城墙上每一名霍家军将士的内心。

伴随着出征的号角,霍家军主帅霍无畏,一人一骑率先冲出城门,踏过吊桥,直奔薄雾朦胧的广袤平原;

紧接着,才是如潮水般涌动的玄甲军重骑兵和游奕军轻骑兵,从在稀疏到轰鸣的马蹄声中,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移动洪流,争前恐后的冲向那即将被战火洗礼的广袤平原之中;

最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霍家军不卒,用尽全部的力气向前奔跑,只为让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冲出城去,在霍元帅的带领之下踏破金贼大营,用金贼的项上人头来堆积成自己在霍家军中建功立业的垫脚基石。

......

同一时间,金军大营内。

帅帐之中,端坐帅位上的金军大将军完颜不破的脸色,阴沉得有些吓人,仿佛能滴出血一般。

“大将军,那纵火焚毁我军粮草辎重之人,定是石应天那个卑鄙小人!”

完颜斡鲁台双眼通红,怒不可遏的说道:“末将已经查清楚了,那石应天麾下的齐军半夜拔营,分明就是叛逃哗变;”

“末将请求大将军派五千,不,三千骑兵给末将,现在沿着石应天逃跑的方向,定能追上这个狗贼!”

帅位上的完颜不破还没回话,营内的粮草官便匆忙来报:

“启禀大将军,已经统计出来了,昨夜的这场大火焚毁了我军大部分的粮草,末将带着辎重营连夜灭火;”

“最终,最终从大火中抢回来的粮草不足十分之一;”

浑身被烟火熏得黑漆漆的金军粮草官,跪在帅帐内声泪俱下的说着:“末将有罪,请大将军责罚!”

直到这时,一直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的完颜不破,终于是摆了摆手,一脸平静的说道:“来人啊,把粮草官拖出去,斩了!”

“是,大将军!”

很快,便有披甲带刀的士兵进入大帐,将死狗一样的粮草官拖了出去。

而粮草官刚刚带来的“南征大军粮草十不存一”的消息,却是如同深秋的第一盆冷水,将帅帐内的全部金军将领浇了一个透心凉。

此番南征,先是大齐皇帝刘元璋一日之内20万大军兵败三峰山;

紧接着,又是汝州齐军主将临阵叛逃,焚毁了金军的粮草辎重;

这都还没能和霍家军的主力在战场上交锋,南征的20万金军就等于是被斩断了两条臂膀;

这仗,还怎么打?

面对如此局面,就连刚刚还叫嚷着,请求让大将军拨给他三千骑兵,去追击叛逃的汝州齐军主将石应天的完颜斡鲁台,都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帅帐内,死一般寂静的气氛,压抑得在场的金军众将都快要喘不过气来。

终于,一名金军将领鼓起勇气站了出来,对着帅位上的大将军说道:“大将军,下令拔营班师吧?”

“这仗,没法打了!”

有人带头之后,其余的金军将领也稀稀拉拉的打开了话匣子,纷纷劝谏大将军退兵: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